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董健团队在肺癌脊柱转移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00: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董健团队在肺癌脊柱转移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团队在肺癌脊柱转移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纳米颗粒,通过联合声动力治疗和糖酵解调节作用,成功重塑免疫抑制微环境,显著提高了肺癌脊柱转移的免疫治疗效果。这一创新性研究成果为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约30%-36%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患者会出现脊柱转移。NSCLC脊柱转移瘤具有高恶性度、生长迅速的特点,常伴有多种并发症且容易复发,使得传统的放化疗和手术等治疗手段效果有限。尽管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在癌症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效果,但由于NSCLC的免疫原性较差,ICB治疗在此类癌症中的缓解率仅为30%左右,在伴有骨转移的患者中,ICB治疗的疗效进一步降低。

针对这一难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董健教授团队创新性提出增强非小细胞肺癌脊柱转移瘤免疫原性的新策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高尔基体靶向光动力策略,通过精确定位细胞器来诱导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的激活,以促进随后细胞内促炎内容物的释放,从而产生炎症风暴以增强先天免疫力。此外,这种急性NLRP3上调还激活了其下游经典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依赖性焦亡,以增强肿瘤免疫原性,触发适应性免疫,有效激活抗肿瘤免疫和长期免疫记忆。

研究证明,ChS-Ce6纳米囊泡可以有效地实现肿瘤积累,且全身无明显毒性。从机制上讲,这种高尔基体靶向PDT可以强烈促进NLRP3的激活,随后依赖caspase-1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并通过GSDMD依赖的细胞焦亡的经典炎症小体途径,最终导致癌细胞中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促进树突状细胞(DC)的成熟,增加肿瘤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浸润,并激活持久的免疫记忆。

通过进一步体内外实验证明,ChS-Ce6自组装纳米囊泡有效地抑制了肺癌脊柱转移瘤的生长复发,延缓了小鼠脊柱骨质破坏和瘫痪。这种精确靶向高尔基体重塑先天免疫中高度炎症的肿瘤杀伤环境和诱导适应性免疫中免疫原性焦亡的策略可以有效促进癌症治疗,并为细胞器靶向纳米治疗提供技术。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纳米材料期刊《ACS Nano》(IF 17.1)上,不仅展示了中山医院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为脊柱转移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