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恭城:23万亩月柿成就“中国月柿之乡”
桂林恭城:23万亩月柿成就“中国月柿之乡”
金秋时节,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的万亩柿林红透半边天,成规模的种植月柿达上万亩,每到秋冬之际,除了能满足人们口腹之欲,还给群山“披上”了红红黄黄的“新衣”。恭城,位于桂林市东南部,于隋末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开始置县,至今已有1380多年的历史,是桂林市唯一的瑶族自治县。恭城种植柿子其规模之大,品质之优为全国之最。恭城全县月柿种植面积23.86万亩,产量达87万吨,除了经过脱涩处理制成脆柿、红柿之外,果农会晾晒成柿饼进行售卖,全县柿子产量约为17.4万吨。1996年,恭城更是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月柿之乡”荣誉称号。
恭城脆柿,又名月柿,是桂林秋冬季节的养生佳品。其果形美观,色泽鲜艳,个大皮薄,肉厚无核,鲜柿味甜可口,柿饼形似圆月。柿子去皮,晒成柿饼后,质软透明,形如一轮明月,因此取名为“月柿”。2000年,恭城月柿被中华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若是来了红岩村,这月柿是不得不尝的,村子路边就有当地村民摆摊售卖,柿饼软糯香甜,鲜果不用脱涩,直接可以吃,鲜甜多汁又脆口。
恭城脆柿不仅口感独特,营养价值也极高,素有“一个柿子十副药”的美誉。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2倍,维生素A含量是苹果的3倍。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钾元素以及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开胃健脾等多种功效。
然而,享用这份美味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食用禁忌。首先,柿子不宜空腹食用,因为空腹时胃酸较多,柿子中的鞣酸和果胶容易与胃酸结合形成硬块,影响消化。其次,柿子不宜与酸性食物、淀粉类食物、高蛋白食物等同食,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此外,柿子皮和籽中含有更多的鞣酸和果胶,容易引起肠道不适,因此吃柿子时应去皮去籽。
除了直接食用,恭城脆柿还被制成各种美食。在恭城,你可以品尝到用脆柿制作的柿饼、柿子醋、柿子酒等特色产品。每年十月下旬,恭城一年一度的月柿节如期拉开帷幕,游客不仅可以品尝新鲜的月柿,还可以参与柿子采摘、柿子加工体验等活动,感受浓厚的柿子文化氛围。
近年来,恭城采用“水果+文旅”的发展模式,形成以月柿产业为核心,集柿子生产、销售、旅游、休闲农庄、物流、加工柿子全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恭城月柿不仅是一种水果,更成为了一张展示桂林秋冬美景和瑶族文化的亮丽名片。
在这个柿子飘香的季节,不妨来一场桂林之旅,漫步在红岩村的柿子林中,品尝一口脆甜的恭城脆柿,感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甜蜜馈赠。但记得,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要科学食用,才能真正体会到“一个柿子十副药”的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