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机场助推“中国药谷”出海加速
大兴机场助推“中国药谷”出海加速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大兴机场综保区”)二期近日通过验收,标志着这个全国唯一的跨省级行政区划的综合保税区已全域完成围网验收。作为东北亚地区连接全球的资源要素配置中心,大兴机场综保区将更好发挥京津冀自由贸易港建设先行区、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引擎作用。
大兴机场综保区规划面积4.35平方公里,分为口岸功能区和保税功能区。其中,口岸功能区位于机场红线范围内,面积约0.83平方公里;保税功能区位于机场红线范围外,面积约3.52平方公里。该综保区全域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已于2021年12月通过验收并封关运行。
“二期通过验收后,大兴机场综保区围网面积扩大、容量提升,各项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有利于提升入驻企业的通关物流速度,产业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北京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海关、石家庄海关已会同京冀两地共14个相关单位组成联合验收组,对大兴机场综保区二期的围网、卡口、道路等各项基础和监管设施进行了验收。
随着大兴机场综保区二期验收完成,该区域内的区港联络通道也正式投用。据介绍,该通道将直通大兴机场口岸,可实现保税功能区与口岸功能区无缝衔接、融合发展,让大兴国际机场的货物进出综保区的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10分钟。这也意味着,大兴机场综保区区港一体化优势日趋成熟。
“入驻后公司的生产经营效率更高了。”作为首个入驻大兴机场综保区国际生物医药园的企业,北京卡尔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宿瀚奇表示,综保区的各类税收政策不仅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多项海关业务还能“一窗通办”,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
北京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兴机场综保区目前已实现区内首家医疗器械企业投产、首批跨境电商药品进口通关、首家人体干细胞药物研发企业入驻。
越来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政策服务,正在吸引更多企业。数据显示,当前海关备案企业已增至80余家,区内保税公共服务平台、保税智能仓储中心、多式联运库、国际生物医药园、南洋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兴航保税孵化中心等产业载体相继建成投用,产业载体面积已达40万平方米。
大兴机场综保区的高效物流和便捷交通,为周边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借助机场的国际化平台,加速了“出海”步伐。2024年,大兴区重点打造生命健康、临空产业、先进制造和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有20余家企业成功拓展海外市场,大兴机场综保区让进出口加工型企业节省30%成本。
2024年,大兴区聚合生物医药大生态,取得亮眼成绩。中国药谷入选“中国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国家药监局直属六大中心已揭牌运行,首都医科大学动土开建,片仔癀等10家链主企业纷至沓来,全域全链的生物医药集群加速构建,产业规模达到737亿元。
大兴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3+5”产业结构,在“疫苗、中药、创新器械”3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加速培育细胞与基因治疗(CGT)、核酸药物、医美、合成生物制造、创新动物药5大未来健康新赛道。已有上市产品600余个,其中一类新药4个,国家创新医疗器械15个,并有多个新品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荣誉。
大兴机场综保区的高效物流和便捷交通,为这些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中国药谷”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