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和甲减,你真的分得清吗?
甲亢和甲减,你真的分得清吗?
甲亢和甲减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虽然听起来很像,但它们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完全不同。甲亢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表现为心跳加快、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而甲减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表现为心跳缓慢、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正确区分两者对于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类似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病因与症状
甲亢和甲减的病因和症状存在显著差异。甲亢多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raves病)、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感染、精神刺激、过度疲劳等)引起。其典型症状包括代谢率增高(怕热、多汗、体重减轻)、神经系统易激动、焦虑、手颤,眼部可能突出或凝视,心血管系统则有心悸、心跳加速等症状。
相比之下,甲减的常见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氏病)、先天性因素(如甲状腺发育不良)、药物影响(如锂盐或胺碘酮)、手术或放疗损伤甲状腺组织,以及碘摄入不足或过量。甲减的症状则表现为代谢率降低(畏寒、乏力、体重增加)、神经系统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消化系统食欲不振、便秘,心血管系统可见心动过缓、血压偏低。
治疗方法
甲亢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碘-131同位素治疗和手术治疗。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药物治疗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需要1.5~2年),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如药物性肝损伤、白细胞受损、过敏性皮疹等。
碘-131同位素治疗:通过放射性的碘-131释放β射线破坏功能亢进的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生成。其优势是治疗时间短,可避免手术风险和药物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适用于甲状腺肿大严重或怀疑恶变的患者。手术可能带来一些风险,如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声音嘶哑,或甲状旁腺损伤导致低钙性抽搐。
甲减的治疗则主要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左甲状腺素钠片。这种治疗方法相对安全,生理剂量下一般无不良反应,即使孕妇在怀孕期间也可以正常服用。
鉴别诊断要点
甲亢需要与其他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炎)区分。例如,甲状腺炎导致的甲亢往往表现为一过性甲亢,甲状腺131I摄取率降低,无浸润性突眼和胫前黏液性水肿,TRAb阴性。而甲减可能由甲亢治疗引起,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流行病学数据
根据最新研究,中国甲状腺疾病的总体患病率高达50.96%。在碘充足地区,甲亢和亚临床甲亢各影响约5%的人口;在碘缺乏地区,这一比例可高达10%~15%。这些数据提醒我们,关注甲状腺健康至关重要。
正确区分甲亢和甲减对于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类似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