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来袭,儿童用药首选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慎用
甲流来袭,儿童用药首选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慎用
近期,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进入高发季节,儿童医院再次人满为患。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感染甲流时,常常感到焦虑和困惑,尤其是对抗流感病毒药物的选择上。其中,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是目前常用的两种抗流感病毒药物。那么,这两种药物有何区别?儿童使用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儿童医院爆满,甲流用药成家长关注焦点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当前流感病例中99.7%是甲流。在儿童医院,发热门诊和急诊室里挤满了因发热、咳嗽等症状前来就诊的患儿和焦急的家长。社交媒体上,不少家长分享了自己带孩子就医的经历,有的甚至为了挂上号需要排队数小时。
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尽快让孩子康复。在众多治疗方案中,抗流感病毒药物的选择尤为关键。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两种药物是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这两种药物虽然都能有效对抗流感病毒,但它们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和安全性却大不相同。
奥司他韦:经典之选,安全数据充分
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减少病毒扩散。它需要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服用,通常建议每日服用两次,连续服用5天。奥司他韦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这些症状通常较轻,且随着治疗的进行会逐渐减轻。
奥司他韦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丰富的临床使用经验。自1999年上市以来,它已被广泛用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大量的临床数据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在儿童中的使用经验最为丰富。
玛巴洛沙韦:新型药物,便利与风险并存
玛巴洛沙韦是一种新型的帽状结构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来发挥作用。与奥司他韦相比,它的最大优势是用药便捷——全病程只需给药一次。这种便利性确实提高了儿童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风险。
研究显示,玛巴洛沙韦在儿童中容易产生耐药性,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在日本,作为首个大规模使用玛巴洛沙韦的国家,2018-2019流感季就出现了对此药耐药的病毒,尤其是在儿童中,耐药病毒的检出率高达20%至60%。因此,日本儿科学会明确建议12岁以下儿童慎用玛巴洛沙韦,1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专家建议:谨慎选择,科学用药
面对这两种药物,家长应该如何选择呢?专家建议,由于玛巴洛沙韦存在较高的耐药风险,且使用经验相对有限,仅在孩子不能耐受奥司他韦或对奥司他韦耐药时,才考虑使用。相比之下,奥司他韦虽然需要连续服用5天,但其疗效确切,安全性数据充分,仍然是儿童治疗甲流的首选药物。
此外,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遵医嘱用药:所有用药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按剂量服用。
- 观察病情变化:服药期间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 注意药物副作用:虽然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的副作用都相对较小,但仍需留意可能出现的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 不要自行停药:即使症状有所好转,也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整个疗程,避免过早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除了药物治疗,家长还应注意让孩子充分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并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以帮助孩子更快康复。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都是预防流感传播的重要措施。
在甲流高发季,科学用药是保障孩子健康的关键。家长应充分了解各种药物的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选择用药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