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从悲剧中汲取教训,构建严密防护体系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21:1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从悲剧中汲取教训,构建严密防护体系

2019年2月15日深夜,广东省东莞市双洲纸业有限公司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3名工作人员在进行污水调节池清理作业时,因气体中毒而遇难。随后,6名同事相继下池施救,却也中毒被困。最终,这起事故导致7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万元。这起悲剧不仅暴露了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隐患,更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封闭或部分封闭环境中进行的作业,如地下室、储罐、管道等。这类作业环境通常具有以下特点: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或易燃易爆物质。因此,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极高,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以造纸行业为例,其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典型的有限空间,如浆池、污水处理池等。这些空间内储存的纸浆或污水在微生物作用下,容易产生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是在长时间未使用或通风不良的情况下,这些气体的积聚会形成致命的危险环境。

为了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2024年1月起施行的《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该规定要求企业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监护人员,负责监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监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能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

在作业前,监护人员需要解除有限空间的物理隔离措施,检查通风、检测等风险管控措施,并确认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的完好性。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必须全程进行监护,与作业人员保持实时联络,不得离开作业现场或参与作业。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监护人员应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制止盲目施救的行为。

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严格的作业审批制度。对于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中毒和窒息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其书面委托的人员进行审批。同时,企业要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需要严格落实“先通风、再监测、后作业”的程序。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必须持续进行通风和气体浓度检测,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如果作业中断,再次进入前必须重新进行通风和气体检测。

国际上,许多企业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与多家哈萨克斯坦HSE管理单位开展的“国际HSE最佳实践研讨会”,就深入探讨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领导力建设、HSE体系管理等关键议题。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学习,企业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

尽管有限空间作业存在诸多风险,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执行,这些风险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重要性,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每一项作业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