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红古区延链补链强链,石景山发展科幻AI产业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4: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红古区延链补链强链,石景山发展科幻AI产业

红古区和石景山区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各自展现了独特的路径和发展成果。红古区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做强高端炭素、有色冶金等七大产业集群,而石景山区则聚焦科幻产业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吸引了大量高精尖企业入驻。这两个地区的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传统产业如何焕发新生,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01

红古区: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之路

红古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兰西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2024年,红古区紧紧围绕1139工作部署,着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动老工业基地迸发新动能。

红古区坚持把“强工业”作为县域发展的关键支撑,重点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2024年,红古区精准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做大做强高端炭素、有色冶金等7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清洁能源、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百亿级工业园区。

在园区平台建设方面,红古区持续深化连海经济开发区红古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并强化要素保障服务,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依托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兰州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两大金字招牌,强化再生资源产业招商,加大废旧资源集聚和规模化利用。

2024年,兰州连海经济开发区红古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84亿元,同比增长15%;建成11个重点项目,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2024年,红古区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新引进链上企业15家,签约28个带动力强、产业层次高的项目,总投资达59.5亿元。

02

石景山区:科技创新驱动的未来产业布局

石景山区位于北京市,是首都西大门。近年来,石景山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科幻、人工智能等高精尖产业,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石景山区构建了“1+3+1”高精尖产业体系,即以现代金融业为战略主导,以科技服务业等为特色培育,以商务服务业为配套支撑。2023年,高精尖产业实现收入3161.3亿元,年均增速达13%。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石景山区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将持续巩固现代金融和信息技术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信息等未来产业,研究构建梯次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科幻产业方面,石景山区加速崛起,成功举办四届中国科幻大会,建成全市首个光场成像平台,中关村通力获评市级首批引领型标杆孵化器,集聚科幻企业和机构200余家。人工智能产业强势起步,率先发布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方案,引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集聚行业企业100余家。

石景山区还注重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发展支撑。落地北航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机构,实施“景贤计划”,出台“招千贤 纳万才”行动方案,“景贤人才”累计达263人。

03

双雄对决:转型路径与未来展望

红古区和石景山区的产业转型模式各有特色:

  • 红古区的模式更注重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适合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其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和园区平台建设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 石景山区的模式则偏向于发展新兴产业,适合有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的地区。其在科幻产业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展现了对未来产业的前瞻性思考。

两个地区的转型经验对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红古区的实践表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来提升竞争力。而石景山区的经验则强调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在培育新兴产业中的关键作用。

未来,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各地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红古区和石景山区的双雄对决,不仅展示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不同路径,也为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