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虹桥医院教你科学饮食护牙
昆山虹桥医院教你科学饮食护牙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饮食则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昆山虹桥医院口腔科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日常饮食中的某些习惯可能正在悄悄损害我们的牙齿,尤其是游离糖的摄入和酸性饮料的饮用,是导致牙齿问题的重要因素。
游离糖:甜蜜的“隐形杀手”
游离糖是指在食品加工和制备过程中添加的所有糖和糖浆,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和果汁中的糖。与天然糖(如水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牛奶中的乳糖)不同,游离糖不是食物固有的成分,而是额外添加的。过量摄入游离糖不仅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还会严重损害牙齿健康。
研究表明,游离糖是口腔细菌的主要食物来源,细菌代谢后会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侵蚀牙釉质,导致牙齿脱矿,最终形成龋齿。此外,高糖摄入还会通过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增加促炎特性、降低免疫调节功能和降低调节上皮完整性的能力,从而影响全身健康。
那么,如何减少游离糖的摄入呢?专家建议,首先要学会识别食品标签上的“隐形糖”,如白砂糖、冰糖、红糖、果糖、木糖醇等。其次,尽量选择天然糖分来源,如新鲜水果和蔬菜,它们不仅含有较低的糖分,还富含纤维素,有助于清洁牙齿表面。最后,控制甜食和甜饮料的摄入量,选择无糖或低糖的替代品,如使用代糖(如赤藓糖醇、甜菊糖等)的食品和饮料。
酸性饮料:牙齿的“腐蚀剂”
除了游离糖,酸性饮料也是损害牙齿健康的“元凶”之一。常见的酸性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柠檬水、果汁、冰红茶和冰咖啡等。这些饮料的pH值通常低于4.5,对牙齿有较强的腐蚀性。
牙釉质是牙齿的第一道防线,主要由羟基磷灰石组成,容易被酸性物质溶解。当口腔pH值低于5.5时,牙釉质会发生脱矿,导致硬度降低和龋齿风险增加。如果长期饮用酸性饮料,pH值持续低于临界值,就会出现无法逆转的钙磷流失,导致牙釉质变薄、牙齿敏感,甚至形成龋洞。
为了减少酸性饮料对牙齿的伤害,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使用吸管饮用,减少饮料与牙齿的直接接触
- 降低饮用频率,避免长时间浸泡在酸性环境中
- 饮用后用清水漱口,或再喝一点纯净水或苏打水,中和口腔内的酸性物质
- 饭后饮用,利用食物消化时口腔pH下降的时机
- 饮用完酸性饮料后半小时再刷牙,避免牙釉质在酸性环境中被磨损
科学饮食,守护口腔健康
除了减少游离糖和酸性饮料的摄入,科学饮食还包括选择健康的食物和饮品。例如,多吃富含钙、磷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坚果、绿叶蔬菜等,有助于牙齿的再矿化和修复。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唾液分泌,帮助清洁口腔。
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也是维护牙齿健康的重要环节。专家建议,每天至少用含氟牙膏刷两次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使用牙线或齿间清洁工具清洁牙缝,去除牙刷难以触及的牙菌斑。定期使用含氟漱口水,可以进一步预防蛀牙。此外,定期到口腔科进行检查和洁牙,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
昆山虹桥医院口腔科专家强调,科学饮食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牙齿问题的关键。通过减少游离糖的摄入,远离酸性饮料,以及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我们可以有效维护口腔健康,拥有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