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诗篇到舞台:华清宫《长恨歌》的创新演绎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21:3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诗篇到舞台:华清宫《长恨歌》的创新演绎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千年前,白居易一首《长恨歌》道尽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如今,在骊山脚下、华清池畔,这段流传千古的爱恋以全新的方式重现于世。

01

从诗篇到舞台:《长恨歌》的新生

2006年,陕西旅游集团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为蓝本,打造了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该剧以骊山为背景,华清池九龙湖为舞台,将这段发生在1300多年前的爱情故事重新演绎。整场演出历时70分钟,分为十幕,从“杨家有女初长成”到“天上人间会相见”,通过山水风光、古典乐舞、诗歌旁白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大唐盛世的恢宏气象和这段爱情传奇的悲壮。

02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长恨歌》的成功,离不开其创新的舞台设计和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演出斥资亿元,采用了世界领先的舞美灯光技术,营造出万星闪烁的梦幻天空、滚滚而下的森林雾瀑、熊熊燃烧的湖面火海等震撼人心的场景。三组约700平米的LED软屏和近千平米的全隐蔽式可升降水下舞台,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文化、人间与仙界、传统与时尚有机交融。

在“夜半无人私语时”一幕中,月亮在雾瀑上方缓缓升起,满天繁星点点,这一场景给无数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在“春寒赐浴华清池”中,贵妃缓缓升起的“浴缸”下方增设花瓣状水幕效果,配以现场的香氛技术,将观众带入那浪漫的情境。

03

从“两情相悦”到“仙境重逢”

《长恨歌》的演出以“两情相悦”、“恃宠而娇”、“生离死别”、“仙境重逢”四个层次展开,通过300名专业演员的精彩演绎,将这段爱情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杨玉环初入宫闱的羞涩,到与唐玄宗的鹣鲽情深,再到安史之乱后的生离死别,最后在仙境中的重逢,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主创团队在情节设置上进行了创新。在最后一幕“天上人间会相见”中,所有灯光、舞美和机械元素同时释放,营造出雄伟壮观的舞台效果,为这对恋人改写了一个大团圆结局。

04

“金边名片”背后的辉煌

自公演以来,《长恨歌》创造了超高人气,积累了超高口碑和票房。据统计,从2023年初到2024年10月,《长恨歌》演出共1486场,接待观众395万人次。2010年,该剧被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列入首批《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201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未来文化遗产项目”。2016年、2018年,“长恨歌”、“华清池”先后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20年,《长恨歌》团队荣获首届西安市“市长特别奖”。2021年,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长恨歌》文化品牌案例荣获2021“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

05

观众眼中的《长恨歌》

“当天气温接近零下,尽管天气寒冷,现场观众热情不减。”这是来自西安市雅正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志愿者谢晶在观看冬季版《长恨歌》后的感受。她表示:“今天的机会特别难得,能这样近距离地欣赏这么高雅的演出,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也感受到了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另一位观众在小红书上分享道:“演出的每一幕都让人震撼,尤其是‘渔阳鼙鼓动地来’那一段,仿佛真的听到了战鼓声,看到了马嵬坡的悲壮。最后的‘天上人间会相见’更是让人泪目,感觉整个心灵都被净化了。”

06

文化传承与公益担当

作为全国旅游企业二十强,陕旅集团长期秉持着对公益事业的热忱。旗下的华清宫景区,更是以公益团队关键成员的角色,多年如一日地将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国企担当。目前,华清宫景区已注册志愿者288名,累计服务时长51245小时。2024年更是荣获“五星级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

“此次联合西安发布开展的冰火《长恨歌》公益专场,不仅丰富了志愿者的生活体验,也加深了社会各界对华清宫景区的认识和信任。”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聂庆林表示,未来,华清宫景区及长恨歌公司将继续积极履行国企责任,进一步举旗帜、聚人心、展形象,肩负起各项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

从一首传世诗篇到一台实景演出,《长恨歌》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它将历史故事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正如一位观众所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们得以与古人共鸣,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爱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