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非法买卖电话号码成黑色产业链,最高可判7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36:0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非法买卖电话号码成黑色产业链,最高可判7年

近日,莆田涵江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引发社会关注。两名通信运营商员工吴某娟和吴某,明知频繁注销再登记手机号码的行为可能被用于网络犯罪活动,仍为获取非法利益,为他人开通手机号码。最终,两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和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这一案例再次敲响警钟:非法买卖电话号码不仅严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还可能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的帮凶。

01

非法买卖电话号码的黑色产业链

在利益驱使下,一条围绕电话号码的黑色产业链正在悄然形成。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实名制电话卡,再将其用于电信诈骗、垃圾短信发送等违法活动。这些手段包括:

  • 电信运营商内部人员违规操作:一些运营商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大量办理和贩卖实名手机卡。例如,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一起案件中,电信运营商内部人员赵某某和杜某,通过违规操作开办726张电话卡,并将这些电话卡用于非法活动,获利4.56万元。

  • “地推”活动诱骗群众办卡:犯罪分子以搞活动、赠送礼品为由,吸引群众办理手机卡,并在办理过程中偷偷获取个人信息。在河南省正阳县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石某通过向村民免费赠送油、米等物品,诱导老年人进行实名登记办理手机卡,而老人们对此卡用途并不知情。

  • 利用“猫池”设备进行远程操控:“猫池”设备是一种多卡多待设备,可以同时插入多张手机卡,实现批量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接收验证码等功能。犯罪分子利用“猫池”设备,可以远程控制这些手机卡,实施电信诈骗、发送垃圾短信等违法行为。在陕西省渭南市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张某等人利用“猫池”设备,搭建起电话系统实施诈骗行为。

02

严厉的法律制裁

针对非法买卖电话号码的行为,我国法律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1年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强化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该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或者处理个人信息未履行本法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由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责令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服务;拒不改正的,并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由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或者停业整顿、通报有关主管部门吊销相关业务许可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决定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担任相关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

03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面对日益严峻的个人信息安全形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加强防范。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防范措施:

  1. 谨慎公开个人信息:在社交媒体和论坛等平台上,避免过度分享个人信息,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银行账号等。黑客和网络欺诈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针对性攻击。

  2. 强化密码安全设置:使用强密码,包括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避免使用简单易猜测的密码。不同网站应使用不同的密码,以防止一旦一个账户被入侵,其他账户也受到影响。

  3. 关注隐私设置:在使用各种网站和应用程序时,密切关注隐私设置,限制第三方获取和分享个人信息。定期审查和更新这些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4. 启用双因素认证:增加账户的安全性,当登录账户时,除了输入密码外,还需要验证手机或邮箱验证码,有效防范黑客的入侵。

  5. 谨慎处理邮件和信息: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邮件中的链接或打开附件,以免下载恶意软件或病毒。警惕社交工程攻击,不要在不明来源的信息中泄露个人信息。

04

共同守护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严惩非法买卖电话号码等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也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遏制这一现象,营造安全、健康的信息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