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外脚手架搭设:职业健康的隐形守护者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38: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外脚手架搭设:职业健康的隐形守护者

2023年7月,某建筑工地发生一起脚手架坍塌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经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是脚手架搭设不规范,加上工人安全意识淡薄,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这起事故再次敲响了职业健康管理的警钟。

在外脚手架搭设过程中,职业健康管理至关重要。专业架子工不仅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定期体检,还要时刻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此外,施工现场还需定期检查各项设施,防止意外发生。这些看似平凡的规定,却是保障工人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

架子工的职业健康标准

建筑架子工是指在建筑施工现场上,负责搭建和拆除建筑脚手架、操作、维修、保养建筑脚手架等工作的技术工人。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建筑和安全技能知识,能够按照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进行施工,并确保脚手架的牢固稳定和安全可靠。建筑架子工在施工现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确保了工人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专业资质与体检要求

建筑架子工操作证分为建筑架子工(普通脚手架)和建筑架子工(附着升降脚手架)两种证书。建筑架子工(普通脚手架)操作证适用于搭设高度不超过24米、承载力不超过1吨的普通脚手架作业;建筑架子工(附着升降脚手架)操作证适用于搭设附着升降脚手架作业。

建筑架子工证属于建筑岗位作业证的一种,报考条件如下:

  • 年龄要求: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
  • 学历要求:初中及以上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力;
  • 身体条件:适宜从事建筑架子工作业的身体条件;
  • 健康条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没有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没有色盲色弱等疾病;
  • 报名条件:持居民身份证,并具备工资福利社保等方面的证明材料;
  • 培训要求:报名参加经省级以上劳动部门认可的建筑架子工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不同地区和机构对于报考条件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具体情况以当地劳动部门或培训机构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脚手架搭设的安全规范

技术要求与操作要点

  1. 立杆垂直,横杆平行且与立杆成直角,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10cm。
  2. 立杆、大横杆接头应错开,横杆搭接长度≥50cm,接头距≥50cm。
  3. 立杆底部设扫地杆,钢管立杆底部设底座或垫板,地面夯实、整平。
  4. 两端、转角处设支杆及剪刀撑,夹角 45°-60°,宽度≥4 跨且≥6m。
  5. 高度≥7m 或无法设支杆时,每隔 4m、7m 与建(构)筑物连接。
  6. 装牢固梯子,梯阶间距≤30cm。
  7. 禁止搭靠未经计算的结构,通道处横杆不得阻碍通行。
  8. 脚手架不得钢、木、竹混搭,不同外径钢管禁用,严禁打孔。
  9. 特殊脚手架应专门设计并经批准。

安全防护措施

  1. 紧急情况报警:
    在脚手架施工中,一旦发生突发状况,及时报警是必要的。紧急报警可以迅速吸引其他工人的注意,以便进行紧急救援和应急处理。报警方式可以包括使用喇叭、呼喊口号或使用声光报警器等多种方式。

  2. 组织紧急疏散:
    紧急状况下,迅速有序地疏散工人是至关重要的。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施工方必须明确指定几个安全通道,并保持其畅通。同时,应设置安全标识,以指示疏散方向。施工人员在培训中应学习疏散的标准程序,并且定期进行紧急演练,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3. 施工人员个人保护:
    在事故现场,施工人员的个人安全很重要。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工人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滑鞋、防护眼镜等。此外,应根据具体情况,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如防护绳、安全带等。

  4. 立即报警和救援:
    脚手架倒塌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必须立即报警,通知相关的救援部门。保持冷静,在脚手架倒塌时,工人应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和逃跑,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5. 自救与救助:
    如果脚手架倒塌后,工人能够自救就要尽力自救,如果有同事受困,要尽快携手合作,互相救助。

  6. 查明原因:
    事故发生后,要尽快查明倒塌原因,以便后续调查和责任界定。

  7. 制定应急方案: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装施工过程中,即使根据各种数据规定了施工计划,也有必要考虑潜在问题并制定应急方案。例如,由于强风、雨和雪等不可预测的天气条件,应停止脚手架作业。在恢复工作之前,应检查设备,以确保在继续工作之前没有问题;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避免发生事故。

  8.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装施工过程中,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对某些安全行为提出严格要求,如着装规范要求和行为要求。制定详细的条款,不断提醒大家安全生产,以减少施工人员受伤的可能性。

建筑工地职业健康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管理职责不清晰

在建筑行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需要多个部门和全体职工的参与。然而,部分工作人员可能认为这是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导致职责不清,使得体系难以有效实施。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众多,管理涣散,也会导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无法落实。

危险源评价的全覆盖不足

建筑行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比较危险的工序,如果健康安全管理部门没有做好对危险源的评价,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就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危险源评价的不全面,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忽视。

建设工地的复杂性

建设工地涉及到众多的工种与操作,涵盖的范围广泛,因此,制定适用于所有工种和操作的标准和规定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跨工种、跨专业的统一标准实施可能性并不高,需要根据不同工种的特点和存在的风险,结合ISO 45001,制定相应的细化标准。

特殊工作环境的影响

工地的施工环境通常复杂多变,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如高处作业、机械设备操作、二次污染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变得更为复杂。

管理结构的问题

由于建设工地涉及多方合作,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等,各个单位之间的协同与沟通可能存在问题,而这会直接影响到ISO 45001的实施效果。需要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明确各方责任。

用工不规范和安全费用压缩

在建筑行业,由于用工不规范,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是大多数施工企业所重视的问题,而将职业防护置于次要的位置,压缩安全费用,减少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这导致建筑工人自我防范意识差,管理部门疏于管理,造成职业性的急慢性中毒、职业健康损害等问题普遍存在。

安全意识淡薄

建筑施工行业的特殊性导致许多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一些企业和项目负责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将安全生产视为“次要任务”。

技术落后

部分企业和项目仍然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也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解决这些难点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法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共同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提升和发展。

呼吁与展望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筑行业的实施面临着管理职责不清晰、危险源评价的全覆盖不足、建设工地的复杂性、特殊工作环境的影响、管理结构的问题、用工不规范和安全费用压缩、安全意识淡薄以及技术落后等难点。解决这些难点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法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共同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提升和发展。

让我们一起关注职业健康,为每一位劳动者撑起保护伞。只有保障了工人的生命安全,才能真正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