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安东老街:从焖子到烤冷面,尽显百年美食文化
丹东安东老街:从焖子到烤冷面,尽显百年美食文化
安东老街是丹东最著名的人气美食聚集地之一,这里汇聚了各种地道的丹东美食,包括烤肉、海鲜、辣白菜等。无论是炭火滋滋作响的烤肉,还是浓郁鲜美的海鲜,都能让你大饱口福。此外,安东老街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和文创小店,让你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这里是每个来到丹东的游客必打卡的美食天堂,绝对值得一探究竟。
安东老街:丹东的美食天堂
安东老街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是一条集吃、玩、赏于一体的百年老街。老街分内街和外街两部分,内街由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围起来的封闭小街,古色古香,很有行色,这是西门。四个城门结构一样。一进门便可看到老人为招揽顾客在向来往的行人表演。
老街分内、外两街,外街是比较现代的商业街,内街很古色,这是两位老艺人在表演说唱,游人可随心情赏钱。内街有各式小吃,晚上来游 玩的人很多,随便买些小吃,边吃边玩。内街不大长方形结构,街内吃的居多。也有一些小工艺品。
安东老街建筑外形主要参照丹东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老街号建筑形式,复制了一部分标志建筑、老街名在项目里,采用了民国时期主要建筑符号做外墙及街景装饰,分为老安东美食街、安东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两部分,是集怀旧观光、经典美食、旅游购物等于一体多功能文化商街。外街以及内街商铺借鉴老安东经典建筑元素,配合老物件和街景雕塑,设计再现老街景,包括百年老字号、品牌餐饮、东北特产、海产品、风味小吃、地方戏表演、以及各种民间艺术,分别以安东时期繁荣一时的中富街、天后宫街、兴隆街、聚宝街等著名老街命名。
特色美食:舌尖上的丹东
丹东焖子是辽宁省丹东市一道地方特色小吃,类似于凉粉,呈半透明状。它需要在平底煎锅里煎到微焦,再淋上芝麻酱、蒜汁、虾油等调料,煎得硬韧的外皮,软糯的焖子芯,带着丹东焖子特有的弹糯,带着香喷喷的芝麻酱和蒜汁独特的辛辣味,一口吞入口中,脆中带糯,又香又辣。
丹东老街烤冷面市丹东著名网红小吃。老街烤冷面用铁板煎,用鸡蛋,香肠等作为辅助材料,主要蒜蓉酱,蕃茄酱,辣酱,醋,白糖等作为调味剂。丹东老街烤冷面又薄又软,馅料多,松软可口,酱香扑鼻,吃起来很劲道,非常受大众喜爱。
丹东打糕是经典的民族小吃,口感类似于糯米果、糍粑。用木槌反复捶打蒸熟的糯米,直至打成粘面,即成打糕。吃时蘸着豆面、细砂糖、蜂蜜等,绵密香糯,软甜可口,是任何喜欢糯叽叽口味的人都不可放过的美食!
丹东的美食远不止于此,除了水果之外,丹东倚仗着鸭绿江拥有了最为肥美的海产,而且地处连接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最为关键的“咽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丹东成为美食聚集地的底气。最具特色的炒叉子用到了丹东特有的黄蚬子,取出蚬子肉做成蚬肉炒叉子。先将米叉子煮个七八分熟,然后配以黄蚬子肉、韭黄或者韭菜、胡萝卜、洋葱等佐料,再加上蒜末、香油等调料,大火猛炒,端上桌的就是一碗满满的丹东特有美味。色泽金黄,口感滑嫩,筋道的米叉子越嚼越香,吃起来非常过瘾。有的店将煮的汤叉子和朝鲜石锅结合,制作的石锅叉子就又是另一种风味了。
以绿豆凉粉为主料的丹东焖子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也是丹东人的心头爱,搭配着麻酱、虾油、蒜泥等调料,吃起来外酥里嫩,管饱又解馋。而以玉米为主料的酸汤子,是将玉米发酵后磨成水面,去渣取粉压成面条状煮熟,加葱花、肉丝、海米、蘑菇等调味,面条细腻润滑,味道酸爽可口。
有些像煎饼果子,却也不尽相同的鸡蛋果子,是丹东常见的特色早餐。摊饼时将鸡蛋和面和在一起,刷上酱料,放上油条,油条上再刷麻酱,最后撒上葱花一裹就成了,刚出锅时酱汁“漫流”,一口一口吃的很是幸福。
丹东下辖的东港,黄蚬子和梭子蟹堪称一绝。因为平坦、聚集泥沙的河床、较冷的水温、优良的水质、江水冲淡了海水盐度等因素,丹东海域的水产异常肥美,其中要数黄蚬子、梭子蟹最为出名。黄蚬子是一种外壳黄色的蛤类,蚬肉肥嫩饱满,汁水浓郁,无论是水煮后直接吃还是烤到开口再食用,都是让人无法拒绝的绝顶美味。梭子蟹(飞蟹)也是因为水质、水温等原因,比其他地方的更加饱满鲜甜,个头大,深受资深饕客欢迎。
而丹东的美食清单中,除了海产品系列还有深山系列,收获到了大山馈赠的丹东,从蘑菇到人参,数不尽的山珍都一一摆上餐桌。如此琳琅的食材,东北菜、渔家菜,以及朝鲜族菜,不同文化下的美食都交融碰撞,在丹东完美融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丹东菜。
文化氛围:穿越百年的民俗风情
安东老街由两横四纵六条街道组成,这六条街道也都以老安东时期繁荣一时的知名街道命名,有兴隆街、聚宝街、中富街、财神庙街等等。老街内有各种特色小吃,如丹东的焖子、重庆的面、南京的鸭血粉丝、陕西的锅盔、锅包肉、关东煮、烤冷面、朝鲜泡菜等。老街内还有各种民俗表演和行为艺术,如轿行师傅、磨剪子戗菜刀、黄包车夫等,完美复原了丹东的历史文化。
每天上午10点,安东老街的轿行师傅们开始了一天的表演工作,走街串巷的“磨剪子戗菜刀”,拉着游客游览老街的“黄包车夫”,不时上街巡逻的老警察,唱着喜牌子抬着大花轿的轿夫们……甚至每家店铺,每个摊点的经营者都身着旗袍马褂,头顶方巾瓜皮帽,这一切被归结为行为艺术的表演,却在老街成为了常态。
人力车夫拉着两轮车,摇着铃铛在喊:到老街了!还真有人坐上两轮车,让车夫拉着兜一圈的。一楼基本就是特色小吃。对于吃货们来说,安东老街就是天堂,如若你奔着海鲜而来,外街的渔船伙夫海鲜可以烹制地道的大东沟海味,吃丹东淡水鱼你可以去林家铺子鱼宴馆,老北京羊蝎子火锅与沸腾鱼乡的川菜会让你体验京、川两系菜品的精华,而红运楼可以满足你对丹东老味道的口腹之欲,至于多不胜举的小吃,内街里几乎可以囊获大江南北的诸多名吃:丹东的焖,重庆的面,南京的鸭血粉丝,陕西的锅盔、还有锅包肉、关东煮、烤冷面、朝鲜泡菜·····等等应有尽有……很多人都会忍不住驻足品尝,流连忘返,不是吃货的我,只对店面的招牌、装饰感兴趣,只买了几个现烤的板栗饼裹腹。一份10个15元,还好,可以零卖,买一两个都行。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喧嚣的安东老街中漫步,昔日老安东的影像随时在你眼前流动,以至于你并不需要刻意去寻找什么,那些老安东的影子便随处可见。灰黑色的仿古建筑、木制的楹联、牌匾、斑驳的老海报、毛笔字标语、表演民俗的老艺人……这些都是安东老街的组成部分,完美的复原了丹东的历史文化、建筑、街道,让那些已经消失了的历史在老街里重生鲜活,带给的是一种情景再现的穿越之旅。
进了一间甜品店,“今天你很靓”这广告语一看就是广州的,里面只有店主一个人。和他聊了几句,很明显店主不是广东人。在广州很火的甜品店,在这里却不受欢迎。看了看菜单,品种还不少。可见开店还是必须考虑地域特点的。说实话,安东老街让我感觉有点儿吵闹,没走两步就会遇到一个演出的,什么说相声的、唱歌跳舞的、打快板的,说书的、弹琴拉弦的,你只能被动接受,想小声说两句话都难。
逛了一圈出来,看见穿演出服的白衣女子和红衣男子搬运锣鼓,估计有表演看。于是占据有利位置静等演出开始。6点一到,锣鼓敲起来了,以一袭白裙女子为主的锣鼓表演吸引了大家,只见她们时而左右摇摆,时而跳起来,双手敲锣鼓的姿势多样化,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传递着欢乐祥和。锣鼓表演持续了5分钟。
漫步百年安东老街,丹东的历史风云变幻,人间岁月沧桑,尽收眼底。如果将安东的历史拍成电影,那将是一部庞大的史诗巨著。它的画面所见、对白所闻、指尖所感以及荣辱百味,都将从安东老街里找到答案。只要你身临其境,你就是这部《安东·映象》的主人公。一条多功能的老街,浓缩历史情怀。一条老街,一活百年。
结语:丹东美食与文化交融
安东老街不仅是丹东美食的聚集地,更是丹东历史文化的缩影。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丹东美食,感受到浓厚的朝鲜族文化氛围,欣赏到精彩的民俗表演,体验到百年老街的独特魅力。无论是美食爱好者还是文化探索者,安东老街都能满足你的需求,让你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