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没存在感的营销“表姐”们,是时候考虑后路了
最没存在感的营销“表姐”们,是时候考虑后路了
在房地产营销领域,销管岗位常常被比喻为“表姐”角色,存在感时有时无。然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岗位,实则大有可为。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销管岗的职业发展路径,从项目到平台,从基础技能到高级转型,为你量身打造一份清晰的职业规划指南。
如果说几个房地产营销条线上的岗位,相信大多数人会想到置业顾问、销售经理、策划、渠道、营销总,但恐怕有一个岗位很难再排序上获得领先优势,甚至有时会被忽略,那就是销管岗。
在一些单体项目当中,销管岗会被称之为销售秘书、内业,也会被比作是营销团队中的“文员”、“大表姐”。
在区域或者集团平台层面,销管岗也会被比作“找茬专家”,“大总管”。
无论是项目还是平台,销管岗的存在感总是时有时无,更多的像是一个企业的办公室主任,说他不重要,有时没他还真不行,说他很重要,好像也没创造出直观的业绩。
其实,任何一个岗位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并且只要做到极致都会得到晋升或者转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的专注在一件事做到精益求精,并且懂得补足技能。
销管岗做好也同样如此,营销总、市场营销专家、智库顾问都将是销管岗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径。
从销管到营销总:差的不只是技能而是思考
很多项目销管认为要想做营销总,起码得做过销售,再不济也得做过策划,否则技能缺失不要说做管理岗位,就是其它岗位也很难适应。这样思考问题有些片面。对的方面在于做营销总在营销各个条线上的基础技能的确不能缺失。不对的方面在于,补充技能未必需要完全经历,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抓住关键点,懂得利用自身的专业去磨练自己。
多自问,常记录
大部分项目上的销管做的工作都是被动性工作,也就是当别人有需求的时候才来找你,如查阅合同档案、销控等,这样的被动导致销管习惯于接收指令去做事,但少于思考为什么需求这些资料,这也是大部分销管岗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的不自知与不自信。
如果任何事情我们都能在本职工作上多问一个为什么,那自然就会有所成长。 例如,策划做的价格表,为什么楼层差这么制定,如果我自己做我应该怎么做,而不只是接收价格表严格执行;销售来访登记表与成交表对不上,如果我是销售经理我应该怎么盘问销售,而不只是发现问题转告一下;营销总为什么要在这个阶段调整了销售策略,为什么不是上一个阶段,区别在什么地方,而不只是调整之后协助报批文件。
请相信,作为销管,我们需要多问、多观察、多记录,培养自己先思考,再去观察专业人员如何做,记录下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的技能自然有所提高。
想要做主管先要从协管做起
有效率的营销例会一定是结果导向,即会议纪要明确阶段性完成的任务目标、责任人、完成时间。抓监督是营销总的工作之一,但营销总不可能面面俱到,此时销管就要挺身而出,万不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一方面销管岗与其它任何岗位不发生利益关系,能站在相对公平的角度看问题;另一方面销管需要从协管当中发现问题,然后在营销总那里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得到提升。
例如,周例会制定要求销售两个团队分别需要完成CALL客500组,结果一个团队只完成了400组,另一个团队虽然完成了500组但明显有不认真的痕迹存在。作为销管一方面需要在过程当中就要把实际情况反应给营销总,协助管理不要等到时间点变成未完成工作;另一方面要观察营销总如何调查问题,是策划找的资料太水还是销售经理监管不到位,再或者是销售从思想上就认为这项工作是徒劳无功,然后再观察他解决问题的办法,下次同样的问题自己是否能进一步,即把调查阶段的事情先进行完成在汇报,从而逐步提高自己。
大胆发表建议,先试错,才能有提高
很多营销策略会议都会带上销管一起参加,此时销管要抓住机会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将平时的观察、思考应用出去,并且逐步学会站在营销总的俯瞰全局的角度去提出自己的建议,不必胆怯,更不要在意此时的建议是否正确或是专业,只有不断的刻意练习,才会有技能的提高。
先敬业,再专业
销管想要提升自己的前提是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好的什么程度?不用查销控可以清晰的说出已售房源、未售房源、封房、工抵房等;不用查《成交明细表》就可以知道哪些房源已结清,哪些房源未结清;不用查《存档登记》,就可以清晰的说出哪些销售合同、认购协议、客户档案在,哪些不在;任何情况下只遵从签约制度,没有签字绝不审批通过;《客户来访表》、《渠道确认单》、《佣金审批表》等只遵从实际情况,绝不徇私舞弊,做到以上算是敬业,要做到好,就要做到从销控当中挖掘客户需求、从成交当中思考量价关系,从经手的每一个表格当中进行分析,从而精益求精,做到真正的专业。
从销管到营销专家:善于发现问题更善于解决问题
平台销管与项目销管不同,他的角色相当于警界的督查岗,即需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调查发现问题,也需要上传下达、横向沟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能专注于平台销管岗做到极致,那么也可以成为市场的营销专家。
找问题不能光看表象
很多销管岗在项目营销条线看来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来了就是找茬。不是案场物料摆放不整齐,就是营销费用超标,总之是找完茬就走人。当然,这是销管的本职工作之一,但这样的问题是项目上的关键问题嘛?试想一下,如果请一位营销专家来看项目的问题,会只从这些问题上进行着手嘛?
其实,很多问题都只是表象,物料不整齐是案场管理不到位,是这次不到位还是次次不到位,是某个人的问题还是整个团队的问题,是制度的奖罚有缺失,还是监督执行不落实,究竟是点的问题还是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度思考,如果只是做问题的登记与传达,这样的销管也就只能是销管。
销管管的不光是督查自己的项目,也要查询竞品项目
销管与项目之间的交流不仅限于自身项目的问题整改,要挖掘好竞品项目优劣。销管需要了解项目所在片区所有的项目动态,尤其是产品、价格、展示、活动等方面的动态内容,掌握信息、了解信息、分析信息与下达建议,而不是项目上的策划报什么内容,我们就复制粘贴同样的内容写在报告里,应付了事。
销管必须给出明确意见
销管除了要懂数据,更要懂供需平衡以及量价关系。需要了解房源情况包括每栋、每个户型去化情况,去化快原因、去化慢原因,结合策略分析项目上动作有效性,效果不好止损,效果良好,协助追加资源,总之要给出明确的意见。不要以为做着平台销管就不用操项目营销总的心,恰恰就是因为销管在平台视野上足够“操心”,才能成为营销专家。
从销管到智库顾问:深度广度高度缺一不可
做销管对数据都很敏感,做到一定程度也都能从数据当中做出分析,但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转型到智库领域做行业研究,对数据理解的深度,对行业理解的广度以及对城市研究的高度则需要继续深化技能。
一方面,做行业研究,搜集整理数据,保障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是深度研究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做房地产领域的研究除了要研究项目本体之外,也需要研究城市的产业、人口组成,以及政府未来规划当中可能出现的利好或不利,数据的搜集、整理、转化需要在平时磨练功底。例如,作为销管整理各项目的数据时,如果只是做统计工作,那一定相对简单,但如果能从其它渠道来验证数据的真伪、从多个维度重新整理数据、从分析出来的观点当中转化数据的表现形式,从而更为直观的反应问题,则需要不断的进行磨练。
另一方面,做行业研究需要锻炼自我认知的高度。这方面需要多看出台的政策原文与专家解读,既要锻炼自己能够从政策原文独立进行解读,也要锻炼自己能够从日常的销售现象翻译回政策原话。同时,要多关注行业动向,关注知名媒体发布信息,多去参与展会、论坛,从交流沟通当中找到他人的见解,从而提高自我认知。
结语
做好销管并不容易,从销管岗提升转型更是难能可贵。表哥表姐们在专注于日常工作的同时,要善于做好营销总的好搭子,从观察当中找到问题,再从问题当中学会培养自我判断,独立解决的意识,勇于提出建议,看到不合适就要说出来,持续了解行业信息,洞察行业先机,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平凡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