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牡蛎改善肝脏瘙痒,真的有用?
吃牡蛎改善肝脏瘙痒,真的有用?
肝脏瘙痒是肝功能不佳的常见症状,令人十分困扰。研究表明,牡蛎不仅美味,还能帮助提高肝功能、缓解疲劳。牡蛎中的牛磺酸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排除肝脏中的中性脂肪,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此外,牡蛎还富含锌元素,对维持细胞健康和促进组织修复有重要作用。如果你正遭受肝脏瘙痒的困扰,不妨试试食用牡蛎,看看是否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牡蛎的营养成分
牡蛎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产品,尤其富含牛磺酸和锌。每100克牡蛎中含有396毫克牛磺酸[[1]],是牛磺酸含量较高的食物之一。同时,每100克牡蛎还含有71.2毫克锌[[2]],远高于人体每日所需摄入量。这些营养成分对肝脏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牛磺酸和锌的作用机制
牛磺酸是机体内含量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调节脂质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牛磺酸能够促进胆固醇向胆汁酸的生物转化,并与胆汁酸生成牛磺酸结合型胆汁酸;可减少肝脏脂肪蓄积,显著改善肥胖[[3]]。
锌是一种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参与许多病理生理事件。最近的研究显示,锌可以调TLR4和PD-L1的表达,从而减轻肝癌化疗期间的炎症和免疫抑制。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补锌可减轻糖尿病性心肌病。锌是多种酶的必需辅因子,并与肠道菌群密切相互作用,但锌与肠道细菌之间的分子联系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5]]。
牡蛎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医学中,牡蛎被推荐用于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认为,牡蛎具有降血脂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肝脏的脂肪代谢。然而,目前缺乏直接证据表明牡蛎能改善肝脏瘙痒。
肝脏瘙痒的最新研究进展
最新研究揭示了胆汁酸在胆汁淤积瘙痒中的作用,解析了胆汁酸激活hX4而引起胆汁淤积瘙痒的分子结构基础,确定了hX4是胆汁淤积症治疗药物奥贝胆酸(OCA)引起瘙痒副作用的主要受体,并开发了一种先导化合物C7,这是一种缺乏3-OH基团的胆汁酸衍生物。C7可以高效激活法尼醇X受体(FXR),而不激活hX4。 FXR是胆汁酸的核受体,在调节肝脏胆汁酸水平、控制新生脂肪生成、介导脂质吸收、调节与胆汁酸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C7在人源化大鼠等多种动物模型中有效缓解肝损伤、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等肝脏疾病,同时显著减轻瘙痒症状。这使其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肝病的新型候选药物,而不会出现瘙痒的不良副作用[[7]]。
虽然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牡蛎能改善肝脏瘙痒,但其富含的牛磺酸和锌对肝脏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对于肝脏瘙痒的患者来说,保持均衡饮食、合理补充营养,同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规范治疗,才是最科学的健康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