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河南这所高校吹响“动员号”!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53: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河南这所高校吹响“动员号”!

在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成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近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召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动员部署会,吹响了改革的“动员号”。

会议强调,要按照“院办校”改革要求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改革人事管理机制,突出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扩大学院人事管理自主权,加快转变管理部门职能,提高管理服务效能,推动学校治理模式由“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着力打造校院两级职责明晰、运行规范、充满活力、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重点解决机构人员臃肿、宏观指导不够、微观管理过多、服务效能偏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人力资源分布不科学、支撑教学科研单位创新发展动能不够的突出问题,推动高职称高学历人才下沉教学科研机构。重点解决干部队伍素质与结构不够科学,与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保证事业发展青蓝相接,后继有人。

2024年,在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也势必将大刀阔斧地推行人事制度改革。

高校机构缩编减员,已开始!

高校机构改革发端有迹可循,教育部曾多次提到高校机构改革问题:

图 | 1999年,教育部提出:精简学校管理机构

1999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精简机构,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和精简、高效的原则,精简学校管理机构。

次年,教育部等部门就联合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按照“总量控制、微观放权、规范合理、精减高效”的原则进行高校机构编制改革。

2017年印发的《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高校根据办学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设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

近些年,已有不少高校通过合并、撤销、重组等方式,精简行政机构,缩编减员。

朱珠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视域下高校行政机构改革创新路径探究》一文中,根据可查到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选取了37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12—2016年间的行政人员数量情况进行对比发现,选取的37所高校的行政人员数量各有所变化,其中行政人员数年增长率为负的高校,约占到所抽取的高校数的35%。

中南大学的行政人员数减少最多,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年均负增长率次之。

图源:朱珠,《现代大学治理体系视域下高校行政机构改革创新路径探究》

2018年,清华大学正式启动机构改革,将39个校机关部门精简为33个部门。

图 | 清华大学机构改革前后

2019年,华中农业大学将独立设置的管理和服务机构从之前的33个调整为20个,一次性砍掉13个机构。调整幅度之大,改革范围之广,为该校历次机构改革之最。

2023年10月,西北工业大学明确提出“三减”(减机构、减干部、减管理人员),致力于解决“三多”问题(机构、干部、管理人员均较多)。

图源:西北工业大学官网

高校这几年在减少部门、裁撤编制、重定考核目标、调整岗位的方向上,一直没停下动作。

2016年4月,河北地质大学发布通知,撤销发展规划办公室、校友会、宣化留守处等三个机构,相关工作职能并入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办校办增设战略规划科、校友工作办公室和宣化留守办公室3个科室。

2019年,桂林理工大学对84个校级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清理,保留61个、合并9个、撤销14个。

2021年10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发布通知,对17个非实体科研机构予以撤销。

2022年7月,华南农业大学发布《关于开展自然科学类校级研究机构核查清理及集中考评工作的通知》,最终共有13个机构提出主动撤销;2022年10月继续启动新一轮对校级非实体科研机构进行整合优化调整和清理。

2022年11月,湖北大学启动校级文科研究机构清理工作。清理对象为“经学校批准设立的所有校级文科研究机构”。

高校调整内设机构,并不是简单地撤销机构、精简人员,更深层次的是通过此项工作对职能部门进行优化整合,以此达到提高效能、协调运转等目的。这些举措意味着其更加重视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

清理不是目的,发展才是目标!

“要改变高校管理职能划分过细、职能部门设置过多的现状,应推动高校管理机构改革向‘大部门、大职能、大服务’转变。实行大部制是这一转变过程中可以着重考虑的改革方案。”林祥柽、范丽娟的《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目标方案与运行机制》指出。

大部制在很多方面都契合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需要。近些年,一些高校已开始探索内部管理机构的大部制改革。

2015年前后,中南大学实施后勤“大部制”改革。据悉,该校将原后勤管理处与后勤集团合并组建成后勤保障部,保留后勤党委,设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办公室、计划监控办公室、修缮工程管理办公室,履行后勤管理职能。后勤保障部各二级机构以同类合并、归口管理,保障性与经营性服务适当分离为原则,设立饮食服务、能源管理、物业管理和校园管理等4个保障性服务实体中心,生活服务、修建服务等2个经营性服务实体中心。经调整,后勤部门正副处级机构减少3个,中心从8个减到6个,后勤各中心及下属机构压缩28个;大幅精简人员,管理人员和员工总数均不同程度减少,并实行各中心之间扁平管理,有效地提高决策和协调效率。通过整合,后勤保障运作更有效率,管理与服务权责明晰,运行机制更通畅,更符合服务保障功能的角色定位。

“学校在2022年10月启动的大部制改革中对校部机关组织架构进行了全面审查,将业务相近、职能交叉、边界不清的部门进行合并,将40个党政管理机构压减重组,精简整合成16个大部门、3个学部、3个教辅机构;承担管理服务职能的16个大部的内含处级机构由40个精简到33个,减少7个;岗位职数由改革前的114个精简到改革后的95个,减少19个;实行‘三定一分流’,校部机关总人数比改革前降低17.9%。”新乡医学院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大学治理变革。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高校推行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目标方案与运行机制》一文建议应该遵循以下目标及原则:

  1. 厘清职能,划清权责边界。 大部制改革并不是简单的部门合并、机构精简,它必须建立在职能合理调整的基础上,并以职能整合为重点带动机构整合。要对现有部门的具体职能进行分解、整合,弄清其职能是合并、增加还是剥离等,并按照“大职能”的理念,对各项具体职能进行整合,优化职能结构,划清职能边界。

  2. 强化服务,转变管理职能。 实现管理职能转变是大部制改革的重要目标。高校实施大部制改革,必须推进管理部门职能的转变,使职能部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活动。

  3. 加强协调,提高行政效率。 从管理角度来看,建立大部制结构主要是想解决因职能部门划分过细导致的部门与部门间协调困难的问题,降低协调难度和成本,以提高管理效率。在大部制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大部门“职能广、机构大”的优势,将部门之间的协调转化为部门内部的协调,加快内部消息传递,提高工作效率。

  4. 精简机构,降低行政成本。 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是大部制改革基本目标之一,但这并非易事,也是改革的难点。可以考虑先将大部门建立起来,再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和聘任制的实施,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逐步进行人员调整。

大学机构改革,为的是不被僵化的条条框框束缚,重新焕发办学活力。期待更多高校能在管理服务方面推出高效、人性的措施,以此来优化师资团队、提高科研水平、培育优秀人才、转化优质成果。

本文原文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蔚青学者网、麦可思研究、酱油哥张夫子、高校人才网V、青塔、各高校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