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网贷平台爆通讯录,谁来担责?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33: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网贷平台爆通讯录,谁来担责?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贷平台在为人们提供便捷融资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网贷平台因逾期还款而擅自泄露借款人通讯录信息的现象频发,这种“爆通讯录”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

01

网贷平台爆通讯录的法律性质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网贷平台在未经借款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通讯录信息泄露给他人,显然侵犯了借款人的隐私权。

此外,《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五十六条规定,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这里的“第三人”是指除债务人以外的其他对公司债务不负有偿还义务的第三人,包括不负有偿还义务的近亲属、联系人等。因此,网贷平台在催收过程中,只能向借贷合同中的欠款人、对债务进行担保的担保人等与该债务存在直接法律关系的主体进行催收,不得向无关的第三人催收。

02

具体案例分析

2019年,李某通过捷信消费金融进行了一笔30000元的贷款。由于工作上的不顺利,个人资金链出现断裂,这笔贷款出现了逾期。逾期发生后,李某收到了来自捷信方面的催收。令李某不解的是,捷信方面不仅向自己、紧急联系人催收,还向之外的其他人催收。李某并没有提供“第三人”的联系方式,但是自己通讯录还是被“催爆了”。

同样遭受暴力催收的陈某不仅被“曝光通讯录”,还在大年三十被连续多次电话催收。陈某是一位来自中原消费金融的消费者,贷款逾期后一直在找寻解决方案。陈某表示,自己就贷款问题已经通过400客服与中原消费金融达成了一致,将还款期由2024年2月8日延期至2024年2月17日。但之后,陈某仍然被发送催收相关信息。催收人员在大年三十多次致电陈某,还表示将要前往陈某所在单位进行催收。

与李某、陈某所面临的催收情况相比,来自湖北消费金融的消费者林某正遭受着来自湖北消费金融更为极端的催收。林某表示,平台不仅委托催收机构进行上门暴力催收,甚至在小区内粘贴大字报,导致个人情况被整个小区居民知道,家庭也为此出现了矛盾。

03

法律责任与后果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网贷平台通过爆通讯录、贴大字报等方式进行催收,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

此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网贷平台通过频繁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进行催收,可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在民事责任方面,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贷平台因爆通讯录等行为侵犯借款人隐私权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04

应对措施与建议

如果遭遇网贷平台爆通讯录等暴力催收行为,借款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 保留证据:包括催收电话录音、短信截图、大字报照片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维权过程中非常重要。

  2. 向监管部门投诉:可以向银保监会、地方金融监管局等监管部门进行投诉,提供相关证据,要求对网贷平台进行查处。

  3. 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网贷平台的行为涉嫌犯罪,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4. 提起民事诉讼: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网贷平台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

  5.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获得免费的法律服务。

  6. 合理规划财务:在借贷前要充分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避免过度借贷。如果已经陷入债务困境,要积极与网贷平台协商,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

  7. 提高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 保持冷静:不要因为欠钱而感到恐慌,要理性对待,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网贷平台爆通讯录等暴力催收行为不仅侵犯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暴力催收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借款人也要提高风险意识,谨慎选择网贷平台,合理规划自己的财务状况,避免陷入债务困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