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天圣到元符:北宋中期年号钱的演变与历史见证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16: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天圣到元符:北宋中期年号钱的演变与历史见证

北宋中期,从宋仁宗到宋哲宗,历经多位皇帝的统治,每个年号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这些年的年号钱,不仅是货币,更是历史的见证。本文将带你走进这段历史,了解每个年号背后的故事及其对应的钱币特征。

宋仁宗时期

天圣元宝

“天圣”是宋仁宗的第一个年号,出自《尚书·说命中》:“惟天聪明,惟圣时宪。”宋仁宗即位时只有十三岁,由太后刘娥垂帘听政,“时章献明肃太后临朝称制,议者谓撰号者取天字,于文为‘二人’,以为“二人圣”者,悦太后尔。”天圣,即二人圣,据说是当时的宰相为了讨好刘太后而选用的年号。 存世的天圣元宝多为铜质小平钱和折二铁钱,小平钱存世量较多,属于常见品种,其中有一种助国手的版式较为奇特。

明道元宝

1032年,宋仁宗改元明道。“明道”出自《庄子》:“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有明白事理,做事坦荡之意。
也有说“明”字是“日边有月”,“日月并立”之意,与年号“天圣”一样,仍反映刘太后主导朝局的形势。
存世的明道元宝多为铜质小平钱,有发现折二型的应为试铸性质。由于明道使用只有两年,所以铸量较其他宋钱品种要少一些。

景祐元宝

明道二年,刘太后去世,宋仁宗亲政,改年号为“景祐”。 景有“大”的意思,由于“景祐”是宋仁宗亲政的第一个年号,有期望得到上天保佑之意,预示着宋仁宗亲政时代的来临。 存世的景祐元宝多为铜质小平钱,存世量较多,属于北宋钱的常见品种。

康定元宝

宋仁宗在位期间,与辽的战事基本平息,但与西夏的战事有加剧之势。特别是宝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建国称帝,宋夏间维持三十年的和平局面破裂。 随着西夏国力的逐渐壮大,李元昊成为宋仁宗的心结与梦魇。宋仁宗每当看到“元”字就会想到元昊,心生厌恶,于是宝元三年(1040年)改年号为“康定”,希望国家康宁安定。“是岁赵元昊以河西叛,改姓元氏,朝廷恶之,遽改元曰康定。”但大臣指出“康定乃谥尔”,康定是一个谥号,用于年号不祥。于是康定使用一年后,即改元“庆历”。 存世的康定元宝有小平和从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北宋与西夏展开多次战争,特别是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大战,皆以宋军战败告终。庆历四年两国签订和约,即“庆历和议”,国家才算安定下来,也应验了“庆历”的寓意。 不同于以往北宋的元宝、通宝小平钱形制,存世的庆历钱皆为重宝的折十制式。庆历重宝属于虚值大钱,是由于当时与辽和西夏分别达成的“庆历赠币”和“庆历和议”,增加了北宋的经济压力,只能无奈铸造虚值大钱来缓解经济紧张的状况。折二铁钱,使用时间短暂,故存世不多。

庆历重宝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年号“庆历”在范仲淹这首《岳阳楼记》中让人印象深刻。 “庆历”出自《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中《季汉辅臣赞》:“开庆来世,历载攸兴。”寓意美好的年代。

皇祐元宝

庆历八年,由于国内出现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宋仁宗于次年改元“皇祐”。“皇祐”出自《尚书·微子之命》:“齐圣广渊,皇天眷祐,诞受厥命。”反映出宋仁宗希望上天保佑,消除灾害的愿望。以前泉届对皇祐是否有铸钱存在争议,该钱最早在日本古泉大家今井贞吉所著的《古泉大全》中有记载,近些年陆续有零散发现,才确定皇祐有铸钱的事实。 存世的皇祐元宝铸工精整,形制风格与至和元宝的美制版相近,存世极罕,是北宋珍泉之一。

至和元(通、重)宝

“至和”出自《晋书·列传·第六十二章》:“总八音之至和,固极乐而无荒。”皇祐六年三月,因天有异象,宋仁宗下诏改元“至和”。“日蚀四月朔,以谓正阳之月,自古所忌,又改元曰至和。”由于出现日食,古代天象异变为大事,改元至和有避除不祥,追求安顺和谐之意。至和钱有元宝、通宝、重宝三种。其中元宝和通宝为小平钱,重宝为折二和折三铁母,以折三铁母最为罕见。

嘉祐元(通)宝

至和三年,“天初见流星,继以大水”,发生彗星和大水入都城事件,迫使宋仁宗改元“嘉祐”。“嘉祐”出自《艺文类聚》:“嘉占元吉,弘无量之祐,隆克昌之祚,普天同庆。”《宋书》:“嘉乐大豫,保祐万姓。”和景祐、皇祐一样,嘉祐也是宋仁宗有期望上天降幅保佑之意。嘉祐是宋仁宗最后一个年号,存世有嘉祐元宝和通宝小平钱,铸量和版式较多,是北宋钱比较常见的品种。

宋英宗时期

治平四年(1067年),宋英宗驾崩,其子赵顼继位,即为宋神宗。宋神宗在位期间使用过两个年号,铸有年号钱熙宁元(通、重)宝和元丰通(重)宝。

宋神宗时期

熙宁元(通、重)宝

“熙宁”出自《尚书》:“庶绩咸熙”“万国咸宁”,意为繁荣安宁。
宋神宗在位期间军费开支庞大,加之赠送辽和西夏的大量岁币,使北宋财政年年亏空。后支持王安石的“熙宁新法”,以达到富国强兵的政治目标,但以失败告终。
熙宁钱存世量较多,版式丰富,有元宝、通宝、重宝三种。其中元宝为小平钱,重宝为折二钱,通宝多为铁母,存世稀少。

元丰通宝重宝

熙宁末年,宋神宗想改元,近臣拟了“美成”“丰亨”两个年号进呈宋神宗,宋神宗指着“美成”二字说:“羊大带戈, 不可”。又指着“丰亨”中“亨”说:“为子不成,可去亨而加元”。于是就确定改元为“元丰”。元丰钱铸造量大,多为通宝,形制有小平、折二、折三,其中折三多为铁母,存世罕见。另有折五型重宝钱存世,为试铸样钱,极为罕见。

宋哲宗时期

元祐通宝

“元祐”是宋哲宗第一个年号,出自《艺文类聚》:“嘉占元吉,弘无量之祐,隆克昌之祚,普天同庆。”有万象更新,天神佑助之意。元祐通宝存世量较多,形制有小平、折二、折三,其中小平钱以背“陕”最为出名;折三为铁母,存世稀少。

绍圣元(通、重)宝

宋哲宗继位时年纪尚幼,由其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元祐八年(1093年)高氏去世,宋哲宗亲政,改元“绍圣”。绍意为继承,圣代表其父宋神宗。宋哲宗亲政后继续施行神宗时期的变法改革,故“绍圣”即为此意。绍圣钱品种版式丰富,铸造精美,有元宝、通宝、重宝三种,其中有不少名誉品种

元符通(重)宝

相传绍圣五年,咸阳一百姓捡到一枚玉印,经鉴定认为该符印是上天降临的传国之宝,乃祥瑞之兆,故宋哲宗改元“元符”,以示庆祝。“元符”出自李白《明堂赋》:“元符剖兮地珍见,既应天以顺人。”存世的元符钱有通宝和重宝两种,其形制风格与绍圣钱相似,其中亦有不少名誉品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