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警告:非甾体抗炎药或增加心血管风险,用药需谨慎
研究警告:非甾体抗炎药或增加心血管风险,用药需谨慎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广泛使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常见的NSAIDs包括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和塞来昔布等。这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从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到关节炎等慢性疼痛的治疗,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期大量使用NSAIDs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这一发现引发了医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NSAIDs与心血管风险
研究表明,NSAIDs的使用与心血管事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根据Mayo Clinic的专家Rekha Mankad博士的观点,无论是心脏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群,使用NSAIDs都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和卒中的风险。然而,这种风险在心脏病患者中更为显著。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风险并非仅在长期使用后才会显现,事实上,即使短期使用也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研究显示,开始使用NSAIDs后的第一周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风险进一步升高。
尽管NSAIDs在缓解疼痛和炎症方面非常有效,但它们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因此,专家建议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格外谨慎。如果必须使用,应尽量缩短用药时间,并选择最低有效剂量。此外,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使用NSAIDs前应充分评估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阿司匹林:一个特殊的例外
在NSAIDs家族中,阿司匹林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不仅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临床试验证实,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管内的血小板聚集,从而阻止血栓形成,有效预防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
然而,阿司匹林并非万能药。研究显示,只有特定人群才能从阿司匹林的预防作用中获益。例如,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在医生评估后可以长期服用。对于40-70岁之间的人群,如果存在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也可以考虑使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但值得注意的是,阿司匹林并非没有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出血和脑出血等。因此,在使用阿司匹林前,应充分评估其风险和收益,必要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临床应用与安全性评价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组织专家团队,对12种常用口服NSAIDs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体系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可及性、适宜性和创新性六个维度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显示,塞来昔布、美洛昔康、双氯芬酸钠等药物在综合评价中排名靠前。
这一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需要长期使用NSAIDs的患者,医生可以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选择安全性更高的药物。同时,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结论与建议
NSAIDs是一把双刃剑,它们在缓解疼痛和炎症方面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充分权衡其利弊。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使用前应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同时,应尽量避免长期大量使用,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缓解疼痛,如热敷、冷敷或物理疗法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总之,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在使用NSAIDs时,应遵循医嘱,定期监测心脏功能,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药物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