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新指南: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全流程解析
2024年最新指南: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全流程解析
2024年最新版《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发布,为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提供了权威指导。根据指南,儿童乙肝疫苗接种需遵循“0-1-6月”程序,即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1月龄时接种第二剂,6月龄时接种第三剂。全程免疫需接种3剂次,以确保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接种流程与关键时间点
第一剂: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对于HBsAg阳性或不详的产妇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如果新生儿体重低于2000克,也应尽早接种,并在1月龄、2月龄、7月龄时按程序再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
第二剂:在婴儿满1月龄时接种。
第三剂:在婴儿满6月龄时接种。
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家长需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有发热、严重湿疹等情况,应暂缓接种。同时,需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和《儿童预防接种手册》。
接种时:安抚宝宝情绪,配合医生完成接种。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婴儿还需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接种后:需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确认无异常反应后再离开。回家后,要注意保持接种部位清洁,避免感染。多休息、多喝水,注意观察宝宝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特殊情况处理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对于早产儿或出生体重较低的婴儿,除了常规的3剂次接种外,还需在1月龄、2月龄、7月龄时额外接种3剂次,共完成6剂次接种。
危重症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克)、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等情况,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
常见问题解答
推迟接种的影响:推迟接种疫苗只是推迟了接种疫苗产生保护效果的时间,而不会影响疫苗整体的、长久的保护效果(抗体水平和持久性)。但还是建议家长们按时带孩子前往接种点进行接种。
不同疫苗是否可以同时接种:在到达最早接种年龄后,多种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只要不在同一部位接种即可。具体安排请遵当地规范及医生医嘱。
接种时间表的月龄计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中规定:接种月(年)龄是接种该疫苗的最小起始月(年)龄,也就是说到达这个月龄后就可以接种某种疫苗了。这个月(年)龄指的是某段时间而不是某一天。
通过遵循上述指南,可以有效预防儿童乙肝的发生。家长应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儿童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