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曲池穴:中医里的万能钥匙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12: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曲池穴:中医里的万能钥匙

曲池穴,这个听起来颇具诗意的名称,其实蕴含着中医的古老智慧。它被誉为“万能钥匙”,在中医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日常保健还是临床治疗,曲池穴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神奇的穴位。

01

什么是曲池穴?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穴位,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具体来说,当你屈肘成直角时,曲池穴就在肘部横纹尽头处,形状类似浅池,因此得名。在解剖学上,曲池穴位于肘外侧,具体在肘骨与辅骨之间。取穴时,让患者屈曲手臂,在肘横纹头处会看到一个凹陷,形状类似浅池,因此得名曲池。曲池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是五输穴之一,同时也是本经的合(土)穴。

从皮肤到穴位深处,依次是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再往里是肱桡肌。在浅层,有头静脉的属支和前臂后皮神经分布。深层则有桡神经、桡侧返动静脉以及肱桡肌的吻合支。

02

曲池穴的主要功效

曲池穴具有多种功效,其中最突出的是解表清热、调和营血、降逆和中、活络止痛。

  1. 解表清热:曲池穴具有较强的解表清热作用,是清热要穴之一。它适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热重寒轻、咽喉肿痛、目赤痛、热病等证。在治疗这些病症时,曲池穴经常与大椎穴、合谷穴相配使用,以增强清热解表的效果。

  2. 调和营血:曲池穴还适用于荨麻疹、湿疹、丹毒等外科皮肤病证。特别是荨麻疹,曲池穴是治疗这一病症的特效穴之一,经常与血海穴相配使用,以调和营血,缓解皮肤病症状。

  3. 降逆和中: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土)穴,曲池穴具有“合主逆气而泄”的作用。它适用于痢疾、泄泻等证,常与天枢穴、足三里穴相配,共同发挥降逆和中的效果。此外,曲池穴的降逆之功也可用于高血压引起的眩晕等证,多与风池穴、足三里穴相配使用。

  4. 活络止痛:曲池穴是治疗上肢瘫痪的重要穴位。无论是手臂肿痛、麻木还是手肘无力,都可以取用曲池穴进行治疗。此外,曲池穴还是十三鬼穴之一,具有治疗癫狂痫、善惊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

03

临床应用案例

  1. 膝关节疼痛:随着年岁的增长,膝关节疼痛成为许多人的困扰,无论是因为肢体活动不当还是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这实属正常,因为膝关节作为人体中承载重量大且结构复杂的关节,随着年龄的增长,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
    面对膝关节疼痛,推荐一种自我理疗方法。
    具体操作为:若左膝关节疼痛,则利用右侧的曲池穴;反之,若右侧膝关节疼痛,则利用左侧的曲池穴。
    以指尖掐按为主要刺激方式,当掐按时感到酸胀、发麻,应立即缓慢且适当地活动对侧膝关节,直至症状明显减轻。随后,使用艾灸条对膝关节的内膝眼和外膝眼进行艾灸。此方法需每日坚持,每日一次,每次施术约30分钟,长期坚持必见显著效果。
    详细取穴方法请点击图片
    曲池穴的位置,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此穴位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虽与膝关节相距甚远,但根据中医学的关节对应取穴法,膝关节的疾病可以通过调理肘关节的穴位来治疗,反之亦然。因此,刺激曲池穴能够改善膝关节的问题。
    此外,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同气相求,而足阳明胃经恰好经过膝关节,所以刺激曲池穴可以治疗膝关节疾病。曲池穴作为阳明经的合穴,具有行气活血、通络化瘀、平冲降逆的功能,同时阳明经还“润筋宗”,因此使用曲池穴治疗膝关节疼痛十分合理。
    另外,各位网友可能还有一个疑问,这就是为什么要在对侧取穴呢?
    实际上,这就是中医“巨刺法”的体现。什么是“巨刺”法?《针灸大成》里的一段文说:“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也就是说,受经脉左右交会穴的影响,脉气大多可以左右贯通,所以通过曲池穴,可以调理对侧膝关节的问题。
    可见,这用曲池穴来改善膝关节疼痛,的确蕴含着中医的古老智慧和无穷奥妙,值得我们用心领会。
    至于艾灸内外侧膝眼,则是为了温阳、散寒,使得膝关节的气血充盈、经络舒畅,从而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2. 六腑疾病: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五行属土,意味着脉气在此处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合穴常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脏腑,故有“合治六腑”之说。因此,曲池穴可治疗与“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六腑相关的疾病。
    根据“合治六腑”的理论,曲池穴可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湿热,对湿热型腹泻疗效尤佳。同时,曲池穴对大肠功能障碍、肠炎、肚腹绞痛等也有很好的保健调理效果。此外,曲池穴还具有降低血压的效果,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除了药物治疗外,穴位按揉也是平稳血压的辅助治疗方法。
    《千金方》中记载,曲池穴还可治疗皮肤病。临床实践证实,曲池穴具有清热凉血、消风止痒的功效,可治疗寻麻疹、湿疹及其它皮肤病。同时,曲池穴也是一切外感病均可应用的穴位,具有很好的清热泻火作用。在治疗发烧感冒时,曲池穴与大椎穴、合谷穴和外关穴配伍使用,效果更佳。
    此外,曲池穴还可治疗眼科疾病如麦粒肿、结膜炎等,以及因中风导致的上肢半身不遂、手臂、肘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循经经络病。

  3. 高血压:曲池穴具有降压效果,可作为高血压的辅助治疗。通过按摩或艾灸曲池穴,有助于调节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

  4. 皮肤病:曲池穴对各种皮肤病有显著疗效,特别是荨麻疹、湿疹等。其清热凉血、消风止痒的功效,使其成为治疗皮肤病的常用穴位。

04

如何使用曲池穴?

  1. 按摩:正坐,屈肘成90°,前臂贴在腹部,另一手握住肘部,大拇指对准穴位,用指腹垂直按揉,力度至出现酸痛感为宜,左右各按3分钟,早晚各1次。

  2. 艾灸:艾条灸5-20分钟,或艾炷灸3-7壮。艾灸时,艾条距皮肤3-5厘米,局部预热10分钟左右。然后行雀啄灸,时间15-20分钟,以患者自觉穴位局部热量徐徐透入,灸透为度。

  3. 针刺:直刺0.5-1.5寸,可透刺至少海穴。针刺时,患者会感到局部酸胀,或酸胀感向上放散至肩部,或向下放散至食指。

05

注意事项

  1. 孕妇禁用:曲池穴具有活血行气之功,孕妇使用可能会增加流产风险。

  2. 专业指导:虽然自我按摩和艾灸相对安全,但针刺疗法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3. 个体差异:不同人对穴位刺激的反应不同,操作时应根据自身感受调整力度和时间。

  4. 配伍使用:为了增强疗效,可以将曲池穴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如搭配足三里穴治疗高血压或胃肠道疾病,搭配风池穴、外关穴治疗外感风寒等。

曲池穴作为中医里的“万能钥匙”,其功效和应用范围之广令人惊叹。无论是日常保健还是临床治疗,它都展现出了独特的价值。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医保健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尤其是针灸等操作,以确保安全和疗效。如果你对曲池穴感兴趣,不妨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尝试使用,也许它会成为你健康路上的最佳伴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