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石墨储量全国第一,转型新材料产业初见成效
鹤岗:石墨储量全国第一,转型新材料产业初见成效
鹤岗市,这座曾经以煤炭闻名的城市,如今正在经历一场华丽的转型。被誉为“中国煤城”的鹤岗,凭借其丰富的石墨资源,正逐渐转变为“石墨之都”。这一转变不仅带来了经济的新活力,还让这座城市焕发新生。
从“煤城”到“石墨之都”的转型之路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曾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这座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据统计,鹤岗市的煤炭产量已从高峰期大幅下降,2023年仅为1280万吨。同时,人口流失问题也日益严重,“七普”数据显示,鹤岗市常住人口比十年前减少了16.8万人。
面对资源枯竭和人口流失的双重压力,鹤岗市开始将目光投向另一种黑色宝藏——石墨。鹤岗市已探明石墨矿石储量达20.08亿吨,负极材料用天然石墨原料占全国80%以上,石墨精粉产量也超过三分之一。这一发现为城市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希望。
科技创新引领石墨产业崛起
2019年以来,鹤岗市与中国五矿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携手将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应用到石墨开采、加工等全产业链条,并突破高纯石墨技术难关,努力打造石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高地。
2019年以来,鹤岗市与中国五矿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携手将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应用到石墨开采、加工等全产业链条,并突破高纯石墨技术难关,努力打造石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高地。
2019年以来,鹤岗市与中国五矿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携手将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应用到石墨开采、加工等全产业链条,并突破高纯石墨技术难关,努力打造石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高地。
今年初,中国五矿集团(黑龙江)石墨产业有限公司的连续式高温纯化装置在鹤岗启动,这是国内首台套连续式高温纯化装置,可将石墨纯度提升到99.99%以上,也就是高纯石墨。这个简称“五矿石墨”的公司,正是鹤岗市与中国五矿集团开展战略合作的产物。
“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转,温度、功率等数据在屏幕上一目了然。当达到2800摄氏度时,能让绝大部分杂质气化,使石墨纯度更高,应用更广泛。”五矿石墨提纯项目负责人孙诺说,这一装置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环保、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对于将石墨“蝶变”成“金”至关重要。
五矿石墨选矿项目航拍。(受访者供图)
这是鹤岗石墨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鹤岗市委书记李洪国介绍,近年来,当地坚持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与培育新兴产业新动能并重,探索煤与非煤产业多轮驱动。经过多年耕耘,石墨产业已成为仅次于涉煤产业的第二大产业,2023年产值突破53亿元。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创新的源头活水。”中国五矿集团(黑龙江)石墨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炯辉介绍,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团队组建“头雁”工作站,围绕天然石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尤其在高纯石墨领域完成石墨化学提纯与高温提纯同步推进的布局。
依托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鹤岗市正着力打造黑龙江省石墨提纯加工中心,年产10万吨的化学法高纯项目预计今年底建成投产。通过以商招商、专项招商等新模式,这里将吸引更多石墨深加工项目落地,形成聚集效应。
数字,为传统开采赋能
以往,矿权设置不合理、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等问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制约着石墨矿区高质量开发。鹤岗市痛定思痛,将矿产、矿山、矿权集中整合成5处,资源开发集聚化水平不断提升,传统矿山迎来“新生”。
立夏时节,在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区现场,电动矿用卡车有序来往,浮选机不停运转,球形车间机器轰鸣。“这座云山石墨矿区设计产能600万吨,被誉为‘亚洲第一石墨矿’,也是国内首家‘5G+工业互联网’智能化露天石墨矿。”萝北县石墨产业园区服务中心主任谢东伟介绍说。
鹤岗市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区航拍。(受访者供图)
不同于过去传统石墨开采,绿色、低碳、智能成为这里的新标签。在位于鹤岗市区的五矿石墨智慧管控中心,两名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对远在数十公里外的萝北开采现场进行监控。这得益于物联网、云计算、5G、大数据等与矿山运营管理紧密融合,构建了矿山全流程智能化生产和管控体系。
去年9月,由五矿石墨完成的“超大型露天石墨矿绿色智能化采矿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通过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这一项目突破了资源建模、精细爆破、采矿运输等关键技术,率先解决了行业采矿效率低、低品位矿石利用率低等“卡脖子”问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转型,助城市迸发后劲
煤城鹤岗曾因“房子白菜价”登上热搜。令人惊喜的是,这座煤城正在变身为以石墨为基础的新材料之城。
“石墨的深加工与再生产,是实现石墨提高附加值与利润的主要途径。”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教授袁国辉说,石墨提纯是石墨高质化利用的必要节点,将为石墨产业开启新局面,在新能源、微电子、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前景可期。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袁国辉(中)为学生讲解石墨材料。新华社记者杨思琪 摄
按照相关规划,在2022年7月开工的鹤岗石墨新材料产业园区,多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有关部门先后协调解决20余件难点问题,并为项目配套建设了碳基材料产业基地、石墨园区污废水处理厂、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为其顺利投产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从几千元一吨的石墨精粉到几百元一克的石墨烯,从高纯石墨到汽车动力电池……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接连落成,鹤岗市石墨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孔萍介绍说,鹤岗市已汇集石墨企业37户,以发展新能源材料产业链为主,石墨烯制品、密封散热、超硬石墨、特种石墨等产业链的“1+N”石墨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新材料遇见新质生产力,为老煤城转型发展带来更多新的可能和后劲。”鹤岗市市长王兴柱说,未来鹤岗市将与中国五矿集团在创新链、产业链上加快突破,为我国石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贡献力量。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为了推动数字经济和产业转型,黑龙江省制定了《数字经济促进条例》,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品研发制造和服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鹤岗市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布局科技攻关和产业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在政策支持下,鹤岗市的石墨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2023年,石墨产业产值突破53亿元,成为仅次于涉煤产业的第二大产业。同时,鹤岗市还引进了32家数字经济企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展望未来,鹤岗市将继续依托丰富的石墨资源和科技创新优势,大力发展石墨新材料产业。随着年产10万吨的化学法高纯项目建成投产,以及更多石墨深加工项目的落地,鹤岗市有望成为全球重要的石墨新材料生产基地。
鹤岗市的转型之路,是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缩影。从“煤城”到“石墨之都”,鹤岗市的华丽转身,展现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未来,随着石墨产业的不断发展,鹤岗市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