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挑战脑瘫角色,电影《小小的我》票房破5亿
易烊千玺挑战脑瘫角色,电影《小小的我》票房破5亿
2024年12月27日,由杨荔钠执导、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小小的我》在全国正式上映。影片上映后,凭借其深刻的主题和演员的精湛表现,迅速成为贺岁档的热门影片。截至2025年1月6日,该片票房已突破5.4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号召力。
作为导演杨荔钠“女性三部曲”后的又一力作,《小小的我》聚焦脑瘫青年刘春和的生活与成长,通过细腻的叙事手法展现了家庭、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易烊千玺在片中挑战饰演患有脑瘫的主人公,其真实而动人的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残障人士生活状态的关注与思考。
影片不仅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在口碑方面也表现出色。虽然存在两极分化的评价,但多数观众认为它是一部兼具深度与温情的作品,值得一看。随着更多观众走进影院,预计《小小的我》的票房和讨论热度将持续攀升。
社交媒体热议不断
《小小的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讨论和分享。观众们不仅在影院里享受电影带来的感动,还在网上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电影的喜爱和支持。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现象,使得《小小的我》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持续发酵并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
易烊千玺的突破性表演
易烊千玺在片中饰演的刘春和是一个20岁的脑瘫患者。为了塑造这个角色,易烊千玺学会了摇摇晃晃走路、磕磕巴巴说话、扭扭歪歪写字。他通过细节上的表演,把脑瘫患者的倔强、不服输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最让观众心酸、动容的,还是他硬吞牛轧糖的场面。那一刻,刘春和与易烊千玺已经融为一体,彻底颠覆自我的易烊千玺,真正迎来他的转型佳作。
电影的深度解读
《小小的我》采用诗意的手法来讲述绝症病人的生活,用友情和爱情来冲淡死亡对于个体的消极影响,从而达到跟观众之间的共情。影片围绕刘春和在20岁上大学前这一年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渴望。正如电影中几乎没有出现狂风暴雨的天气一样,杨荔钠采取的是近几年市场上最流行的同类型题材电影如《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等影片的拍法,这些影片用一种诗意的手法来讲述绝症病人的生活,用友情和爱情来冲淡死亡对于个体的消极影响,从而达到跟观众之间的共情。
观众评价
一位观众在小红书上写道:“春和到咖啡店应聘工作,店长与春和沟通的过程,店长用非常平和的语气询问春和身体情况的承受力和心理的接受度(平和的对话让春和有被尊重到)。”另一位观众则表示:“电影并不以苦难描述人物,反而是积极向上的生命力来打动观众;在电影小小的我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对命运枷锁的抗争,更有家人朋友之间的相互支持,更有刘春和那不甘于命运的少年心,愿小小的我们都事事成,关关过。”
电影的社会意义
《小小的我》之所以如此卖座,易烊千玺的加盟功不可没。对于脑瘫患者来说,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的误解,《小小的我》公映后,网上有很多脑瘫患者发文发视频,赞扬影片在一定程度上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小的我》让更多的人对脑瘫患者开始有了正确的认识,他们至少以后不会把脑瘫患者跟“傻子”等同起来。让更多“小小的我”被看见,或许就是这部影片最大的意义。
总结
《小小的我》的成功,离不开其深刻的主题、演员的精湛表演以及导演的细腻叙事。同时,电影在社交媒体上的热议和观众的广泛讨论,也为其票房和口碑的持续攀升提供了动力。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商业上的成功之作,更是一部具有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作品,值得更多观众走进影院,感受其带来的感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