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双减”政策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假期。但是,假期时间如何安排才能更有意义?如何在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成为了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
什么是“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是指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减轻义务教育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拓展课后服务渠道: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教育部门可组织区域内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
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帮助学生做好入学准备,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学校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提高难度、加快进度;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
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各地要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
纳入质量评价体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培训费用支出减少等情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
“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为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契机。那么,如何在寒假期间有效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阅读有趣的故事书: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科普读物、文学作品等,通过阅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参观博物馆:带孩子参观科技馆、历史博物馆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进行科学实验:通过简单的家庭科学实验,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尊重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无论是艺术、体育还是科技,都要给予支持和引导。
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复习巩固:和孩子一起回顾上学期的教材、笔记和作业,列出各个学科的重点内容。制定复习计划,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用于学习。
预习新课:了解下学期课程内容,制定预习计划。预习方法包括阅读教材、观看在线课程、做简单的预习笔记等。
合理安排时间:除了学习,寒假还有很多其他活动,如走亲访友、参加兴趣活动等。学生需要在这些活动和学习之间进行平衡。通过制定详细的寒假计划,将一天的时间划分成不同的模块,如学习时间、娱乐时间、运动时间等,让学生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规律作息:每天定时定量地完成作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时间管理: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比如制定学习计划、设立学习目标等。
独立思考:鼓励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先独立思考,而不是直接寻求答案。
提供学习资源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自主学习,家长需要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
图书资料: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和学习资料。
学习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空间,配备必要的学习工具。
在线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免费获取高质量的专题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
鼓励自主探索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激发孩子的探索欲:
设定目标:鼓励孩子为自己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
自主选择:让孩子参与学习内容的选择,增加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实践探索:鼓励孩子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
反思总结:引导孩子定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培养元认知能力。
案例分享
小明的妈妈在寒假开始时,就和小明一起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他们每天上午安排2-3个小时进行课程复习和预习,下午安排1-2个小时进行阅读和拓展学习。小明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于是妈妈带他去了几次博物馆,并鼓励他通过阅读和观看纪录片来深入了解历史。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小明不仅完成了寒假作业,还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作为家长,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帮助孩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不仅能够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