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新版高血压标准:多场景测量更精准
中国发布新版高血压标准:多场景测量更精准
随着研究的推进,高血压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近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了最新的高血压标准,让我们一起来深度解读这份新标准的变化之处。
现如今,很多朋友都越来越重视血压健康,时刻关注着血压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新版指南做出了更加精细化的场景区分,让高血压标准不再是一个单一数值,而是在不同场景下的动态数据。
具体来说,最新的标准包含了以下几种情况,只要占了其中一种,就可能是高血压。
第一种情况,是在医院诊室测量血压时,如果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这一点较以往标准变化不大,仍然以诊室内测量为基础。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在家里测量血压时,发现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35毫米汞柱、舒张压达到或超过85毫米汞柱。或者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的结果显示血压均值达到或超过收缩乐130毫米汞柱、舒张斥80毫米汞柱,那么也可以视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以前,大家可能认为测一两次血压就足够了,但新标准告诉我们,高血压检测还需要重视连续性,因为血压容易受到某些事件的刺激产生波动,单次测量的结果可能并不完全准确。
此外,新的高血压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日间和夜间血压的波动影响。如果白天血压大于等于收缩压135毫米汞柱、舒张压85毫米汞柱,或夜间血压大于等于收缩压120毫米汞柱、舒张压70毫米汞柱,也属于高血压的判断范畴。
这是因为人体的血压通常在一天中有波动,早上醒来后逐渐升高,白天保持在较高水平,夜间随着进入睡眠而逐渐降低。这就是被称为“两峰一谷”的血压节律,而新的高血压标准正是提醒我们重视这种节律,不要依靠单一时间段的数值来进行判断。
了解新的高血压标准,我们再来聊聊大家关注的如何科学改善血压。新版指南明确指出,“低钠饮食”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减少钠盐摄入对预防和改善高血压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成年人每日钠摄入量应控制在2克以内,约相当于5克盐,并且要少吃罐头、方便面等高盐的加工食品。买食盐时,可以尽量选择低钠盐。
除了饮食,运动在控制血压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行等,对于控制血压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