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典籍里的中国》带你领略“踏山河”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19: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典籍里的中国》带你领略“踏山河”

近期热播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深入探讨了古代诗词中的各种意象,其中“踏山河”这一意象尤为引人注目。节目中通过解读朱元璋的诗句“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展现了古人对于国土的敬畏之情。让我们跟随节目的脚步,一起感受古诗词中深邃而丰富的“踏山河”意象吧!

01

“踏山河”的文化象征

“踏山河”在传统文化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对自然与人文双重元素的深刻理解。正如《陟彼山河:晋陕黄河左岸的历史与人文》一书中所展现的,黄河晋陕大峡谷作为5464公里黄河上最长的峡谷,其险峻的地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塑造了独特的“踏山河”意象。

02

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塑造

黄河在晋陕大峡谷中蜿蜒前行,左襟吕梁、右带陕北黄土高原,塑造出一系列壮丽的自然景观。三门峡的“中流砥柱”、壶口瀑布的惊涛拍岸、黄河大梯子崖的险峻,这些自然奇观无不彰显着大自然的雄浑力量。同时,这些景观也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例如,壶口瀑布不仅是一处自然美景,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黄河漕运遗迹、古代军事建筑、众多渡口,都是人类与自然抗争、融合的历史见证。

03

敬畏自然,传承文化

“踏山河”意象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正如朱元璋诗句所表达的,古人对山河社稷怀有深深的敬意。这种敬畏不仅体现在对自然力量的臣服,更体现在对文化传承的尊重。从史前文明的西侯度遗址,到汾河入黄河处的后土祠,再到陶寺遗址与石峁遗址这对黄河文明的双子星座,每一处遗迹都在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明根脉。

04

古诗词中的“踏山河”

在古诗词中,“踏山河”意象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情感与哲理。白居易的“万径人踪灭”描绘了一幅静谧、空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自然力量的宏大与人类的渺小。这种意象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也折射出对人生、对孤独的深刻思考。正如评论所言,这句诗“引发了人们对人生、自然和孤独的思考”,展现了“踏山河”意象的多重内涵。

05

现代意义的延伸

在当代语境下,“踏山河”意象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象征,更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正如《典籍里的中国》节目所展现的,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踏山河”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踏山河”这一意象,凝聚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对文化的传承、对未来的期许。它不仅是古诗词中的一个优美意象,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典籍里的中国》所展现的,这一意象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