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蓉城:成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智慧蓉城:成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智慧蓉城“1+4+2”总体部署是成都市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能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而实施的战略框架,具体包括:
“1”: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目标,通过智慧化手段解决超大城市治理难题。
“4”:四大体系
-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实现高效能治理。
-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 数据资源一网通享: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数据共享与开放利用。
- 社会诉求一键回应:快速响应市民需求,提升服务满意度。
“2”:两项保障
- 制度保障:完善政策法规,确保智慧城市建设规范有序。
- 技术保障:依托先进技术,支撑平台高效稳定运行。
这一战略旨在全面提升成都的城市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同时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智慧蓉城:城市治理的“最强大脑”
智慧蓉城的核心是构建一个“城市大脑”,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智能分析和协同指挥。例如,成华区搭建的“1+11”区、街道两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通过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和智能算法,实现了对城市运行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平台能够对16类风险进行预警告警,通过“4+”城市生命体征评价体系,为城市运行精准“画像”,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
在政务服务方面,智慧蓉城推动了“一网通办”的全面升级。通过数据共享和流程优化,企业和市民可以在线办理各类政务事项,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例如,“智慧政务‘优信办’”通过建立办事主体的信用激励评估系统,使诚信主体享受自主现勘、免证照办事、不见面审批等便利。
数字经济:创新驱动的新引擎
智慧蓉城战略的实施,为成都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的数字经济表现尤为亮眼。据统计,今年1—10月,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超1.3万亿元,同比增长6.1%。在人工智能领域,四川已基本形成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创新发展体系,全省拥有人工智能领域企业1100余家,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达969.2亿元、同比增长32.9%。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其数字经济的发展更是走在前列。智慧蓉城通过构建强大的数据资源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成都已建成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全省5G基站达20.7万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万兆光网全覆盖,千兆光网家庭覆盖能力超过6500万户,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92TB,算力网络运载力综合水平位居全国第四位。
数据资源:释放要素价值的新模式
在数据资源管理方面,成都创新提出了“管住一级、放活二级”的模式。这一模式通过政府授权国资企业作为数据要素市场一级开发主体,统一获取和开发公共数据资源,形成一级数据产品。同时,鼓励二级开发主体从一级开发主体获取数据产品,融合非公共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带有场景业务属性的数据应用产品。这种模式既保证了数据安全,又充分激发了数据要素的市场活力。
截至2024年7月底,成都已授权612类4.07亿条公共数据,开发一级数据产品285个,支撑了“蓉易贷”“蓉易住”“信用就医”等40余个应用场景。上线试运行的“蓉数公园”汇聚了144家数商,上线264款数据产品,有效推动了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营商环境: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智慧蓉城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成都市商务局发布的《2024年度支持商贸企业增量提质措施》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成都“两场两港”口岸枢纽资源优势,加快推动国际货物集散在成都分拨。同时,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通过支持企业利用金融工具开展进出口贸易融资和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等方式,满足资金需求。此外,措施还聚焦进口主体培育,更好满足市民“在成都、买全球”的需求。
智慧蓉城战略正成为推动成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成都不仅提升了城市治理能力,还促进了产业升级和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在数据资源管理和数字底座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使得成都能够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智慧蓉城不仅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成为了成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