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拔罐有何功效?紫黯色罐印又代表什么?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46: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拔罐有何功效?紫黯色罐印又代表什么?

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体表放置特制的罐具,利用负压原理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治疗效果。这种疗法不仅在中国历史悠久,而且在世界各地也广为流传。本文将详细介绍拔罐的原理、方法和功效,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传统疗法。

拔罐是什么?有何原理?

拔罐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最早记载于战国时代的《五十二病方》。古时拔罐主要用于治疗外伤。医者通过火燃或真空抽气等方法,使用玻璃罐作为工具,借助负压和热力将罐吸附于体表。5-10分钟后拔除罐具,皮肤上会留下淡红或紫黯的圆形罐印,即瘀血。

在瘀血代谢过程中,一种名为“血基质氧化酶-1(HO-1)”的“压力蛋白质”发挥作用,通过诱导抗氧化反应和调节发炎反应来保护组织:

  • 增加抑制发炎反应的物质(如IL-10)
  • 减少促进发炎反应的物质(如IL-1b、IL-6、TNF-a)
  • 促进巨噬细胞转变为非刺激急性发炎(M1)类型
  • 增加组织内的“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促进线粒体生成

“血基质氧化酶-1(HO-1)”负责将血基质分解为胆绿素、一氧化碳和铁。胆绿素或胆红素具有抗发炎效果,动物实验表明胆红素可促进伤口修复。一氧化碳则有扩张血管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部循环,具有抗发炎及止痛作用。

拔罐有哪些方法?

常见的拔罐方法包括闪罐法、抽气法、留罐法、走罐法和刺络拔罐法。

闪罐法

罐子拔上后立即起罐,反复吸拔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虚证。

抽气法

将真空枪口轻轻套住罐具顶部活塞后,垂直快速提拉数次,至拔罐部位皮肤隆起,以患者耐受为度,治疗结束时提一下罐顶活塞放气即可,每次治疗时间10分钟。

留罐法

拔罐后留置一定时间,一般留置5至15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

走罐法

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富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需选用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平滑,多用玻璃罐。先在施术部位涂抹油性介质,将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

刺络拔罐法

用三棱针、粗毫针,按病变部位的大小和出血要求,按刺血法刺破小血管,然后拔罐,可以加强刺血法的效果。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等。

拔罐的功效

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具紧附于皮肤表面,牵拉神经、肌肉、血管及皮下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张及收缩功能,以及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拔罐后的局部皮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泛红和肿胀,这些都是血液聚集的反应。拔罐具有通经活络、活血止痛、行气消肿、祛风湿等治疗效果。研究显示,拔罐后能放松局部的肌肉、筋膜,因此能改善因慢性肌肉紧张僵硬所造成的疼痛与关节活动障碍。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Bowtie网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