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圆明园数字化修复新进展:数字技术再现昔日辉煌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6:0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圆明园数字化修复新进展:数字技术再现昔日辉煌

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历经沧桑,如今仅存遗址。然而,借助现代数字技术,这座昔日的园林瑰宝正在以全新的方式重现其辉煌。近年来,通过VR、三维扫描等技术,圆明园的数字化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还原了部分建筑的原始面貌,还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

01

数字技术助力,重现历史风貌

在数字化修复过程中,VR(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扫描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央美术学院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对圆明园中的多个景点进行了3D复原。《VR梦回圆明园》项目成功还原了大水法、镂月开云、海岳开襟等六大场景,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秀丽景色,还能通过VR互动体验,感受高科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

风语筑公司则运用3D数字化资产扫描技术,1:1复刻了圆明园的代表性建筑。通过这种高精度的数字化复原,观众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沉浸式体验圆明园的历史风貌。此外,项目还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大空间追踪技术LBSS,支持多人同步在线,使游客能够在复刻实景和虚拟场景中无缝切换。

02

最新进展:从研究到展览

近年来,圆明园的数字化修复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2024年8月,“圆明·交融——圆明园研究成果展”在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展览由圆明园管理处主办,展示了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近年来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圆明沧桑、万方和融、传承创新,全面展现了圆明园的历史变迁、文化融合以及数字化复原成果。

清华大学郭黛姮教授团队自2009年起持续研究圆明园数字化复原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目前,大部分景点已经实现了数字化还原。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也开发了多个数字化展项,如机械臂展示和AI古装打卡系统,展示了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03

数字化成果的应用

数字化修复成果不仅用于学术研究,还广泛应用于展览和教育领域。在圆明园博物馆(正觉寺)举办的“三山五园园林艺术传承与数字再生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佩戴三维眼镜或虚拟现实设备,进入圆明园四十景的数字空间,感受园林建筑艺术之美。

此外,数字化技术还被应用于游客体验的提升。例如,通过AR、VR技术,游客可以在遗址现场体验数字复原后的圆明园景观。未来,圆明园还计划在电瓶车上安装混合虚拟现实设备,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就能看到数字复原的画面,提供更加丰富的游览选择。

04

未来展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风语筑等企业正在积极探索MR(混合现实)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致力于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同时,数字化技术还能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高精度的数字化复原,可以为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提供参考。

圆明园的数字化修复工作不仅是一项技术工程,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得以一窥这座皇家园林的昔日辉煌,也让这段历史得以跨越时空,继续传承下去。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我们能够看到更多文化遗产以数字化的形式重现光彩,为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