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下的高效管沟回填神器:流态固化土
新规下的高效管沟回填神器:流态固化土
随着《排水管道工程自密实回填材料应用技术规程》的发布,流态固化土作为一种新型自密实回填材料,正逐渐替代传统的土方回填方法。这种材料无需压实即可自密实,有效解决了管沟回填中的缝隙难填塞、狭窄难压实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特别是在狭小空间施工中,流态固化土自动流淌填充内部空间,固化成型后密实不沉降,真正实现了“管土一体”,防止日后因沉降造成的管线断裂。这一新技术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还降低了成本,成为新规下高效管沟回填的理想选择。
传统回填方法的痛点
传统管沟回填方法存在诸多问题。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采用符合要求的原土或砂石回填时,必须分层压实,而且压实度要达到95%以上,这在施工现场是很难完成的指标,而且需要较大的成本及时间投入。近年来,全国各地频繁发生的地面塌陷事故,几乎都发生在管道沟槽回填区域,暴露了传统回填方式严重的质量问题。
流态固化土的定义与特性
流态固化土是一种新型自密实回填材料,由工程弃土或泥浆按照设计配比加入固化剂和水,搅拌形成具有大流态、自密实的流态土。其主要特性包括:
- 自密实性:无需分层夯实,自动流淌填充内部空间
- 固化成型:固化后密实不沉降,实现“管土一体”
- 环保节能:利用工程弃土或泥浆,减少资源浪费
- 成本效益:施工效率高,人工成本低,材料成本优化
技术优势与应用案例
流态固化土在多个大型工程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例如,深圳市新华医院项目采用流态固化土替代现有的石粉渣回填,充分利用原土,在掺入一定比例的固化剂、水泥、水之后,通过独创工艺和特殊机械进行充分拌合均匀,形成具有可泵送的、流动性的回填材料,用于肥槽、基坑等回填浇筑。预拌流态固化土质量可控,施工进度快,造价低廉,适用范围广泛,环境友好。
在海南市政项目中,流态固化土肥槽回填技术同样展现出卓越的施工效率。其良好的流动性使得回填过程无需分层夯实,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同时,该技术能够实现连续浇筑,避免了传统施工中的施工缝,提高了回填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技术标准与规范
为规范流态固化土的应用,2022年8月1日起实施《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技术标准》。该标准更新了预拌流态固化土创新技术的术语,解决了该技术在设计施工及验收方面的问题。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将服务于整个工程建设领域,对现行工程流态拌合料的设计和施工起到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技术在全国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展望
流态固化土作为新型自密实回填材料,不仅在管沟回填领域展现出巨大优势,还在基坑肥槽、市政管廊及地下空洞等低强度填筑领域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的完善,流态固化土有望与混凝土和砂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推动建筑业向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