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广州、北京低空经济基金规模大PK:谁将引领未来?
苏州、广州、北京低空经济基金规模大PK:谁将引领未来?
低空经济是今年的热点话题,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有四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的目标。各地积极响应,近20个省份出台相关政策,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地区成为三大发展高地。
在这一轮低空经济热潮中,苏州、广州、北京三地的产业基金规模尤为引人注目。苏州以超200亿元的基金规模领先,广州和北京分别设立了100亿元的基金。这些巨额资金将用于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包括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应用服务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建设。
苏州:打造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
苏州发布的《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到2026年将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方案提出,产业能级大幅提升,培育一批集研发、生产、运营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基础设施方面,将建成1至2个通用机场和200个以上垂直起降点。应用场景方面,将开通至周边机场3至5条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100条以上无人机航线。
广州:目标1500亿元规模
广州的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到1500亿元左右。其中,智能航空器销售方面,将推动关联的载人航空器、飞行汽车、货运无人机等制造业实现产值规模超1100亿元。城市空中交通商业运营方面,将推动广州成为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市场规模达到300亿元。低空基础设施方面,将建设广州第一个跑道型通用机场,新建5个以上枢纽型垂直起降场、100个以上常态化使用起降点。
北京:培育5000家企业
北京的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在技术创新、标准政策、应用需求、安防反制等领域形成全国引领示范,带动全市经济增长超1000亿元。北京将培育10亿元级龙头企业10家、过亿元产业链核心环节配套企业50家、技术服务企业100家。
三地比较:各展风采
从基金规模来看,苏州以200亿元领先,广州和北京均为100亿元。但从整体发展目标来看,广州的目标规模最大,达到1500亿元,显示出更大的雄心。北京则更注重企业数量的培育,计划培育5000家相关企业。
在重点领域方面,三地都聚焦于低空制造和应用场景的开发,但在具体方向上有所差异。苏州更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建设200个以上垂直起降点;广州则强调智能航空器销售和城市空中交通运营;北京则在技术创新和标准政策方面谋求引领。
随着低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力求抢占先机。低空经济将带动城市大洗牌,对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有重要影响。未来,低空经济的发展将为城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