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政协委员孙传彬: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社会工作人才是关键
烟台市政协委员孙传彬: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社会工作人才是关键
“作为一名来自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领域的政协委员,我主要关注的是志愿服务、社会工作服务、青少年关爱等涉及民生服务的相关内容,致力于让我们的城市、社会充满爱和力量。”烟台市政协委员、市希望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孙传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他的提案和愿景。
孙传彬认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为此,他呼吁,政府和社区要加强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的力度,确保心理咨询成为常规服务,为青少年提供及时、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孙传彬建议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优势。他提出,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讲座、培训班等,向青少年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增强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提供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协助青少年积极面对生活困境,走出心理阴霾。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青少年群体中有14.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这一数据背后,是不得不正视的严峻事实:儿童青少年正遭遇心理健康风险。因此,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尤为必要。
面对这一挑战,烟台市积极探索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烟台市建立健全了“市-县-校”三级心育工作网络,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六有”“六融合”。“六有”是有机构、有机制、有队伍、有活动、有课程、有阵地。“六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与校园文化、与家庭教育、与社会生活、与医疗机构相融合。区域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水平较好。
在具体措施方面,烟台市出台《烟台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同时,烟台市教育局与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建立了心理高危学生筛查干预联防联控机制,并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家校合作。
下一步,烟台市计划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并积极探索社区和学校合作的有效途径。这些举措将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支持。
社会工作人才在心理健康服务中发挥着独特优势。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倾听青少年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惑,从而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建议。社会工作人才还可以提供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协助青少年积极应对生活困境。此外,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向青少年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增强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
专家表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实际、融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心理服务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同时,需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和专业人才的投入,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让我们携手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成长环境,助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