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西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学校教育学和生物学两个学科成功入选建设名单,标志着学校在重点学科建设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教育学:百年积淀,引领创新
西南大学的教育学学科源远流长,可追溯至1906年川东师范学堂的创办。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教育学已成为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教育学获得A-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其学科实力。
学校教育学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史、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学科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汇聚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近年来,教育学学科在《教育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百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数十项,科研成果丰硕。
生物学:创新驱动,服务国家
西南大学的生物学学科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作为学校的优势学科之一,生物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的较好成绩。学科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植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等研究方向,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学校建有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为生物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近年来,生物学学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百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重要奖项。
“双一流”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双一流”建设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声誉,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在自然科学方面,学校建有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项。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牵头建设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建有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平台。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85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40000余人,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16500余人。学校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2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3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有16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展望未来: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西南大学将继续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科技创新,深化综合改革。学校将围绕教育学和生物学两个“双一流”建设学科,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