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案例研究与最新研究进展
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案例研究与最新研究进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治疗一直是临床难题。近年来,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为PHN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展示了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应用,并结合最新研究数据,探讨了其临床价值。
案例介绍
一名48岁男性患者出现左侧胸部区域的剧烈疼痛,与近期涉及左侧T6皮区的带状疱疹发作后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相符。该患者没有其他重要病史。疼痛被描述为尖锐、烧灼感,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传统的镇痛药物只能提供有限的缓解,促使人们考虑使用超声引导的肋间神经阻滞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疼痛管理。
神经阻滞技术
使用高频线性换能器扫描左胸部区域,重点关注肋间空间。实时超声成像可识别目标肋间、肋骨和底层神经血管结构。
肋间神经阻滞;换能器位置和声解剖学。IMIM,最内侧肋间肌;IIM--肋间内肌;EIM,肋间外肌。
接下来,将25号针平面插入以穿透外部和内部肋间肌。最佳目标针终点是内肋间肌正下方的位置,以确保针尖保持在壁层胸膜的表面。然后将4mL 0.5%布比卡因加1:300,000肾上腺素注入肋间神经周围的肋间沟内。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和反应,对额外的肋间空间重复该过程。
肋间神经阻滞;反向超声解剖,平面内插入针并扩散局部麻醉剂(蓝色)。IMIM,最内侧肋间肌;IIM--肋间内肌;EIM,肋间外肌。
患者结果
超声引导下的肋间神经阻滞后,患者在30分钟内疼痛明显缓解。剧烈的灼痛减轻为轻微的疼痛,使他能够恢复正常活动。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疼痛持续减轻,患者报告睡眠和整体功能得到改善。没有观察到不良事件或并发症。
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一种有希望的缓解疼痛和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症的方法
带状疱疹的特征是沿着特定皮节出现疼痛的带状水疱性皮疹。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激活引起的,该病毒在最初感染水痘后一直潜伏在感觉神经节中。带状疱疹很普遍,影响约20%至30%的人口,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带状疱疹最具挑战性的并发症之一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定义为皮疹消退后疼痛持续超过90天。虽然PHN影响较小比例的年轻患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疾病变得越来越普遍,影响20岁以上人群的80%。尽管急性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可用,但PHN仍然难以预防和治疗,因此管理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是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
了解急性带状疱疹疼痛(ZAP)
急性带状疱疹疼痛源于背根神经节和周围神经的炎症和神经损伤。这种疼痛可能使人虚弱且持续时间长,可能导致中枢敏化,即神经系统对刺激变得高度敏感。如果不及时治疗或管理不善,急性带状疱疹疼痛可能会发展为PHN,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急性带状疱疹的标准治疗包括抗病毒疗法(AVT),旨在减少病毒复制并尽量减轻皮疹的严重程度。然而,单靠AVT并不能显著缓解疼痛,也不能有效降低患PHN的风险。
新方法: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疼痛管理领域的最新进展引入了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特别是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间神经阻滞,作为急性带状疱疹相关疼痛和PHN预防的潜在解决方案。Li等人的回顾性病例对照试验(2024年)比较了这两种神经阻滞技术与AVT联合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疼痛患者的疗效。本研究旨在确定哪种方法在控制急性疼痛和预防转变为PHN方面更有效。
方法
- 该试验招募了128名患有中度至重度胸部带状疱疹疼痛的患者,分为三个治疗组:
- 对照组:单独AVT。
- TPVB组:AVT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TPVB)。
- ICNB组:AVT联合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ICNB)。
- 主要终点是30天内带状疱疹相关的疾病负担,根据疼痛严重程度和症状持续时间计算得出。
- 次要终点包括手术时间、救援镇痛需求、PHN发生率以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成果
在减轻带状疱疹相关疾病负担方面,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间神经阻滞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AVT。以下是主要结果:
- 减轻疼痛:与对照组相比,两种神经阻滞技术均显著减轻急性带状疱疹疼痛。
- PHN预防:90天和180天时TPVB组和ICNB组PHN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救援镇痛药需求:TPVB组和ICNB组患者需要的救援镇痛药比对照组少,进一步证实了神经阻滞在疼痛管理中的有效性。
- 生活质量改善:两个干预组在各个领域的评估中都获得了更好的分数,包括活动能力、自我护理、疼痛/不适和焦虑/抑郁。
肋间神经阻滞的优点
虽然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间神经阻滞均可有效减轻急性带状疱疹疼痛并预防PHN,但肋间神经阻滞比胸椎旁神经阻滞有几个优势,使其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 手术时间更短:肋间神经阻滞手术时间更短,平均持续时间为11.69分钟,而胸椎旁神经阻滞手术时间则为16.47分钟。这种节省时间的做法在繁忙的临床环境中尤其有益。
- 副作用更少:接受肋间神经阻滞的患者报告的副作用更少,特别是在穿刺阶段。
- 并发症风险较低:肋间神经阻滞被认为是一种更安全的手术,由于其采用更表浅和侧面的入路,因此发生气胸或血管内穿刺等并发症的风险较低。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新标准?
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间神经阻滞已成为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相关疼痛和降低PHN风险的有希望的干预措施。使用超声引导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实时可视化针头和周围的解剖结构,确保准确的局部麻醉输送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鉴于手术时间较短、副作用发生率较低以及在预防PHN方面的疗效相当,肋间神经阻滞有望成为胸部带状疱疹患者胸椎旁阻滞的首选替代方案。
总结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干预措施,可用于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疼痛并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肋间神经阻滞比胸椎旁阻滞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对于希望优化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管理的临床医生来说,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方法。
参考文献:Li X, Yuan R, Yang Y, Qin Z, Fu R. 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及其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可能预防效果评估: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试验。韩国疼痛杂志。2024;37(4):343-353。doi:10.3344/kjp.2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