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玉出昆冈”特展开幕,130件和田玉珍品首次亮相故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玉出昆冈”特展开幕,130件和田玉珍品首次亮相故宫

引用
公众号
12
来源
1.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107A009MD00
2.
https://m-news.artron.net/news/20241106/n1963376.html
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18/17/64503958_1129096845.shtml
4.
https://m.weather.com.cn/ccps/htydayi/986064.html
5.
https://m.weather.com.cn/ccps/hetianyuziliao/542407.html
6.
https://www.jade999.com/wenhuashoucang/4430.html
7.
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840248
8.
http://xj.news.cn/20241103/96f7cd33ca234c58a01693712ad336ec/c.html
9.
http://www.0411hd.com/2024baiqi/htywenhua/75432.html
10.
https://www.xjmty.com/baodi/202501/t20250107_26006807_web.html
11.
http://china.makepolo.com/producttop/biubiu/htywenhua/1192703.html
12.
https://www.sio-crystal.com/blog/posts/hotanjade?srsltid=AfmBOope1FrsCw490UrQIXYdXTub_C1sxywVrIeh_oSHmhiJ3NePvWFV

“大清受命之宝”,这枚以和田玉制成的国玺,静静地躺在故宫博物院的展柜中。它不仅是清朝皇权的象征,更是和田玉文化千年传承的见证。2025年1月6日,“玉出昆冈——清代宫廷和田玉文化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258件清代宫廷和田玉精品集中亮相,其中130件珍贵文物首次展出。这场展览不仅展现了和田玉的艺术魅力,更揭示了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

和田玉的开采与使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华夏先民就开始用当地出产的透闪石矿物制作玉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凭借其细腻温润的质地,逐渐成为玉器制作的主流材料。然而,由于古代开采技术有限,优质玉石的供应并不稳定。直到明清时期,尤其是乾隆年间,随着政府对西域的管控加强,和田玉的开采和交易才达到鼎盛。据记载,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开始,和田玉每年春秋两季呈进宫廷,以贡玉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时期,和田玉的产量巨大,色系丰富,几乎所有颜色的玉料都能找到,推动了中国玉器艺术进入继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汉代之后的第三个发展高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田玉不仅是珍贵的装饰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古人认为玉是沟通天地的灵物,《周礼》中详细记载了玉的祭祀功用,包括用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玉的甲骨文形态——三块美玉用一根绳贯穿起来,象征着玉通天、地、人,这一形态本身就蕴含了玉与天地相通的寓意。因此,在古人心中,和田玉充满灵性,这种神性文化也一直流传至今。

和田玉还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在商代,玉器就已成为皇家贵族的专用之物。古文字中“玉”和“王”原本是一个字(玉字的上两横离得较近,王字三横平均分布),生动地体现了玉与王权的密切联系。即便在封建社会,和田玉依然是帝王将相的专属,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虽然现代社会和田玉已走进千家万户,但它依然象征着财富和社会地位。

和田玉温润的质地、柔和的光泽,与中国人的性格有着诸多契合之处。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追求和谐与平衡,不张扬、不炫耀,正如和田玉那含蓄而深沉的美。因此,和田玉不仅是一种玉石,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含蓄内敛、温润如玉的品格。

故宫特展中展出的众多文物,生动展现了和田玉的艺术魅力。其中,汉代和田子料玉辟邪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和田玉精品,其精湛的工艺和神秘的造型,令人叹为观止。乾隆皇帝钦定的“大清受命之宝”,印面阳刻“大清受命之宝”,汉文篆书满文本字,各二行。据《交泰殿宝谱》记载,此宝为乾隆皇帝钦定二十五宝之首,象征着大清皇帝受命于天的正统身份。另一件重要展品“乾隆御题白玉采玉图山子”,则生动再现了古人采集和田玉的场景:两名维族男子头戴毡帽,脚穿高靴,腰间扎绳,正在努力搬动玉石。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和田玉的材质之美,更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

进入现代社会,和田玉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作为和田玉的重要产地,积极探索品牌保护之路。2008年,“和田玉枣”商标注册申请曾因行政区划名称问题被驳回。面对困境,十四师党委积极行动,最终通过申请原产地标识成功保护了品牌。近年来,昆玉市大力实施红枣提质增效项目,不断提升和田玉枣的品质。从2021年至2023年,共投入近1600万元用于枣树降高疏密、施用农家肥等措施,推动红枣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这些努力不仅保护了和田玉枣这一传统品牌,更为其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和田玉,这颗从昆仑山深处走来的文化明珠,历经数千年沧桑,依然熠熠生辉。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和田玉文化正以创新的姿态,续写着新的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