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适《别董大》:离别不伤感,盛唐友谊赞歌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53: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适《别董大》:离别不伤感,盛唐友谊赞歌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中的诗句,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离别的凄凉场景,还展现了诗人与好友董大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壮志豪情。

01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冬,当时高适与好友董庭兰在睢阳相逢后又将分别。董庭兰是一位著名的琴师,因房琯被贬而离开长安,高适此时也正四处漂泊,两人境遇相似,但诗中却流露出积极乐观的情感。

02

诗歌赏析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描绘了送别时的萧瑟景象:黄云蔽日、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隐喻友人离别的忧伤。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鼓励和信心,“天下谁人不识君”展现了对董庭兰才能的高度认可,传递出豪迈乐观的精神。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表达了离别的不舍,更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出盛唐时期特有的奋发进取精神。

03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多反映边疆生活,风格雄浑悲壮,充满现实主义色彩。

《别董大》不仅是高适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盛唐时代精神的体现,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对友情的珍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