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肇庆古城墙现28种城砖,独特防洪设计彰显岭南智慧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08: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肇庆古城墙现28种城砖,独特防洪设计彰显岭南智慧

肇庆古城墙,这座屹立千年的砖石巨构,见证了岭南古城的沧桑变迁。作为广东唯一主体基本完整的宋代砖城墙,它不仅是一道防御工事,更是一座“砖的博物馆”,凝聚着宋、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历史记忆。

01

千年古城墙,砖砖皆是史

古城墙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年),初为土城,后于宋政和三年(1113年)扩建为砖城。历经近千年风雨,城墙依然巍然屹立,成为肇庆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古城墙周长约2800米,城墙高6.5至10米,顶宽8至18米,两边砌砖,中间夯土,单面砌砖,砖墙上厚约60厘米,下厚约220厘米,逐层向内收分成梯形。城墙外围有28个突出的敌台。城砖有宋、明、清、中华民国等不同时代的青砖,规格在30种以上。

02

“砖的博物馆”:铭文砖里的历史密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古城墙多次修缮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刻有铭文、吉祥图案的城砖,跨越年代从宋代至民国,展示了丰富的修葺历史信息。这些城砖,反映出北宋时期肇庆的重要政治地位。

肇庆市博物馆已退休馆长冯咏浩表示,上世纪80年代,城墙进行1949年后的首次修葺,即由他主持。他发现的“太宋国”铭文城砖,是确定城墙始建于宋代的重要实物证据。

03

独特的防洪设计:岭南水乡的智慧结晶

与一般以军事防御为主的城墙不同,肇庆古城墙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古城墙坐北朝南,西江从南面城墙外滚滚流过。每到雨季,南面城墙面临的防洪压力不小。

古城墙墙体呈现出较大的坡度,城墙内外包砖皆逐层向上内收,形成上窄下宽的梯形墙体。这种技法被称为“露龈造砌”,有坡度的墙体会比笔直的墙体更具有稳定性。当洪水过来的时候,一方面有向墙内的推力,另一方面还有向下的压力,这样的设计反而城墙的稳固性进一步增加,不容易垮塌。而且我们可以看到,每条砖缝都用砂浆严密封实,防止潮水渗入。

城墙根部的三合土包边,也是防洪功能的体现。据研究,肇庆古城墙这种做法,在不晚于明代的时期就开始有了。如果没有三合土的包边,洪水就会侵蚀墙根往里渗透,增加城墙垮塌的风险。同时,三合土包边非常结实,也能抵御一定的蛇虫鼠害。

04

保护与传承:让文物“活”起来

近年来,肇庆市高度重视古城墙的保护与修缮工作。自2016年起,陆续投入大量资金实施肇庆府城保护与复兴项目,包括古城墙修缮保护工程、披云楼南侧二阶墙保养维护工程、府城遗址公园、府城广场、北门(市博物馆)广场、骑楼街建筑外立面修缮等。

此外,肇庆市积极推动古城墙参与“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19年,古城墙被专家组推荐纳入申遗预备名单。目前,城墙第二期修缮设计方案已经通过评审,经费也已经到位。第二期修缮从南门到西段的城墙,预计近两年实施;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也正在积极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工作。

肇庆古城墙,这座千年古迹,正以崭新的姿态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