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大枣:一颗红枣的千年传奇
和田大枣:一颗红枣的千年传奇
和田大枣,这颗源自新疆南疆的红色果实,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从汉代的皇家贡品到现代的地理标志产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农耕智慧和丝绸之路的商贸传奇。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和田地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汉代贡品:和田大枣的千年传奇
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和田地区就已经开始种植枣树。那时,和田枣以其甘甜可口、营养丰富而备受赞誉,成为皇室贵族的珍品。传说中,和田枣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前来采购。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枕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相连,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独特的气候条件。这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5毫米,而年蒸发量却达到2480毫米,干旱少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这样的气候条件,却为和田大枣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
独特环境:沙漠中的红枣瑰宝
和田地区位于北纬36.6°-37.1°,被誉为“水果优生区域”。这里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长达220余天,为红枣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田大枣外形个头大、皮薄、核小、肉厚、颜色好、干而不皱,表皮光亮,深皱纹少。口味甜醇,果肉细腻肥厚,枣香浓郁,甜而不腻。
文化传承:诗词中的红枣印记
在中华文化的璀璨星河中,红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青睐。从唐代的李白、杜甫,到宋代的王安石、欧阳修,再到清代的纪晓岚等,均留下了吟诵红枣的佳句。白居易在《杏园中枣树》中写道:“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赞美了红枣的实用价值与坚韧品质;而纪晓岚更是在《食枣杂咏》中借枣明理,阐述了人生哲理与处世之道。这些诗句不仅丰富了红枣的文化内涵,更展现了红枣在文人雅士心中的独特地位。
品牌崛起:从困境到辉煌
进入现代,和田大枣的品牌建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5年成立和田昆仑山枣业股份有限公司时,和田枣才成为“和田玉枣”。然而,和田玉枣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品牌推广初期,虽然和田玉枣凭借其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但由于缺乏商标注册意识,“和田玉枣”这一品牌名称并未得到有效保护。2008年年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昆仑山枣业公司提交的“和田玉枣”商标注册申请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驳回,主要原因在于“和田”作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不能用于普通商品的商标注册。这一消息对十四师的红枣产业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
面对这一困境,十四师党委迅速行动,组织专项调研,并寻求国家商标局和自治区工商局的支持。在了解到“和田玉枣”商标注册所面临的难题后,国家商标局和自治区工商局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建议通过申请原产地标识来解决商标注册问题。这一建议为十四师指明了方向。
在随后的时间里,十四师与和田地区政府紧密合作,共同组建了“和田玉枣产业协会”,并成功收集了产品质量的鉴定、产业协会的组建、相关章程的制定、产品标准的确立以及历史资料等必要材料。经过不懈努力,2009年12月27日,“和田玉枣”原产地标识注册申请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审查,并正式予以公告。2010年3月27日,经过三个月的公示期后,“和田玉枣”原产地标识申请正式获得国家商标局批准。这一胜利不仅标志着“和田玉枣”品牌得到了有效的法律保护,更彰显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在红枣产业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而注册下来商标的人,正是时任兵团十四师师党委常委、副师长陈锐军,他的远见卓识和坚定决心,为“和田玉枣”品牌的成功注册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第十四师昆玉市坚持品质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实施红枣提质增效项目,不断提升红枣的品质和产量。从2021年至2023年,第十四师昆玉市投入近1600万元实施红枣提质增效项目,鼓励引导红枣种植户采取枣树降高疏密、施用农家肥等措施,提升红枣品质。同时,加强标准化红枣生产基地建设,引进一批红枣加工龙头企业,不断丰富产品供给,放大品牌效应,推动红枣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在提质增效项目实施过程中,第十四师昆玉市对项目区条田进行细致摸底调查,聘请专家有针对性地给予技术指导。为解决红枣单产水平参差不齐、枣园果品一致性差等问题,与新疆农垦科学院、塔里木大学等科研单位深化合作,应用推广叶面营养调控提质等新技术。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第十四师昆玉市的红枣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田玉枣以其独特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未来展望:从“天然药仓”到“中医药之乡”
和田是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每个县市都有种植中草药的传统,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孕育出了一座“天然药仓”。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民族医药)的深入发展,当地正逐步实现从“天然药仓”到“中医药(民族医药)之乡”的转变。
新疆和田地区所产小茴香、雪菊、枸杞、金银花、地黄等药材品质上乘,还是管花肉苁蓉的地道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管花肉苁蓉人工种植区。维吾尔医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田地区应用广泛。维吾尔医药在治疗皮肤病、心血管疾病、妇科病和类风湿等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为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和田地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正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为基础,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为当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近年来,和田地区着力推动中医药全链条加速提升、全过程质量管控、全生命周期服务,全面构建从种植、加工、交易、研发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目前,和田地区已建成洛浦县、和田市2个中医药产业园区;建成和田市中国维吾尔医药交易中心和于田县中药材交易市场;引进国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知名药企落户;拥有国药准字号药品12个,产品涵盖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等多个系列,其疗效被广大群众认可并畅销全国。
当地还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全力促进医养融合,建立起以地区维吾尔医医院为龙头、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多层次一体化四级中医医疗服务网络。
和田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骆红梅说:“和田地区坚持把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摆在重要的位置,纳入和田地区‘6+2’产业集群战略,推动形成了以肉苁蓉、玫瑰花为主的48万亩中药材种植规模,建立了中医诊疗体系。”
目前,和田地区已建成6个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特色玫瑰、板蓝根、肉苁蓉等18个中药材定制药园基地,开展管花肉苁蓉药食同源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养融合产业链。
新疆还为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提供政策保障。2020年4月,新疆召开中医药大会,研究部署“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全面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同年9月,新疆出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年6月,新疆药监局制定并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维吾尔药饮片炮制规范》(2020年版)。
如今的和田玉枣已成为新疆的一张名片,代表着新疆优质的农产品和独特的文化魅力。随着“和田玉枣”品牌的不断推广和市场份额的逐步扩大,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和田玉枣将会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和田玉枣”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注重品质、提升形象,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