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堵车原来跟“堵”字有关?

创作时间:
2025-01-21 16:58: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堵车原来跟“堵”字有关?

“堵”这个字,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堵车、堵心、堵门……它似乎总与不顺畅有关。但你可能不知道,“堵”的最初含义,竟然和现代意义上的“堵塞”大不同。让我们一起探寻“堵”字的前世今生,看看它如何从古代的建筑用语,演变成今天形容交通状况的常用词。

01

“堵”的本义:古代的建筑单位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堵”字的写法非常有趣。它通常由一个“土”字和一个“豆”字组成,形象地描绘了一堵墙的样子。在古代,“堵”最初是一个建筑用语,指的是古代墙壁面积的单位。《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堵,垣也。从土,豆声。”也就是说,“堵”原本就是指一堵墙的意思。

在古代文献中,“堵”经常用来描述建筑的规模。比如《诗经·大雅·灵台》中就有“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跃。虡业维枞,贲鼓维镛。於论鼓钟,於乐辟痈。於论鼓钟,於乐辟痈。鼍鼓逢逢,矇瞍奏公。”这里的“百堵皆兴”,形容的是建筑的宏伟壮观。

02

从建筑到堵塞:语义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堵”的含义开始发生变化。从指代具体的建筑单位,逐渐演变为表示“阻塞”、“填满”的意思。这种演变,反映了语言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规律。

在先秦文献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堵”字用于形容道路的阻塞。比如《左传·僖公十五年》中记载:“晋于是乎作爰田。”这里的“爰田”就是指改变田制,重新划分田界。而“堵”在这里就有了“阻塞”、“隔断”的意思。

03

“堵车”:一个现代的发明

“堵车”这个词,其实是一个现代的发明。在古代,马车虽然也有停滞不前的时候,但并没有“堵车”这样的说法。随着近代汽车的普及,城市交通日益繁忙,“堵车”才成为一个常见的现象和词汇。

最早使用“堵车”这个词的记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随着汽车的引入,城市交通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堵车现象逐渐成为常态。于是,“堵车”这个词应运而生,形象地描述了车辆堵塞、难以通行的情景。

04

现代城市:堵车的重灾区

如今,“堵车”已经成了现代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根据《2023年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显示,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每天都在上演着“堵车大战”。在北京,平均通勤时耗达到44.47分钟,平均通勤距离12.53公里。而在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更是让城市道路不堪重负。

以上海为例,据统计,目前上海的新能源绿牌车存量已高达140万台,加上200万台蓝牌沪牌车和200万台非沪牌车,城市交通压力巨大。为了缓解交通拥堵,上海已经开始收紧车牌发放政策,新能源绿牌的门槛也不断提高。可以预见,未来的上海,车牌竞拍将成为常态,交通拥堵问题仍将持续。

从一堵墙到交通堵塞,“堵”字的演变,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今天,当我们面对堵车的烦恼时,不妨想想这个字的本义,也许能从中找到一些化解“堵塞”的灵感。毕竟,无论是建筑还是交通,畅通无阻才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