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创新“手术+消融”方案,磨玻璃结节治疗有了新选择

创作时间:
2025-01-21 16:50: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创新“手术+消融”方案,磨玻璃结节治疗有了新选择

磨玻璃结节(GGO,Ground Glass Opacity)在肺部CT影像上表现为密度轻微增加的区域,但仍能透过一定光线,类似磨砂玻璃。这类结节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炎症、感染、良性肿瘤或早期肺癌等。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被筛查出肺部磨玻璃结节。那么,发现磨玻璃结节后应该如何应对?厦门高尚医学影像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揭示了这种常见肺部疾病的最新诊断和治疗方法。

01

最新诊断技术:精准CT扫描

针对肺磨玻璃结节,上海十院建立了专门的靶扫描体系,包括标准化扫描条件、三维重建技术和精准影像评估。只有还原结节最真实状态,才能为肺结节消融等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团队的研究也强调了精准诊断的重要性。他们指出,不是所有的肺部磨玻璃结节都会变成肺癌。临床发现直径在2cm以下、实性成分不超过25%的磨玻璃结节,完全没有必要焦虑,定期随访即可。

02

治疗新进展:手术+消融组合方案

虽然手术疗效可靠,但并非唯一选择。对于肺磨玻璃结节,上海十院开创性地采用手术+肺结节消融的“杂交”方案:

  • 主要病灶手术切除
  • 次要病灶采用消融
  • 微小病灶定期随访

肺结节消融展现独特优势。针对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比如患者高龄或身体情况较差,多发性磨玻璃结节主要病灶切除后的子病灶,可能需要切除较大肺组织的磨玻璃结节,可以给予消融治疗,临床经验显示与外科手术疗效相当。

这得益于在肺磨玻璃结节消融领域的不断创新:

  • 专利圆头针尖设计,大大降低出血和气胸风险
  • 创新“先消融后活检再消融”,安全获取病理诊断
  • 开创LUNG-MAPPER精准导航技术,确保消融精准命中结节靶心
  • 实现诊疗一体化
03

专家观点:定期筛查是关键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指出,我国68%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这说明国内肺癌早筛早诊率仍需加强。他建议将肺癌筛查纳入医保报销。

低剂量螺旋CT的辐射剂量约是普通CT的1/5。主要适用于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普查、肺癌筛查等,同时也适用于短期内多次复查及需要常年随诊观察的病人,是一种科学、经济的检查方法。

04

患者建议:理性应对,及时就医

发现磨玻璃结节后,患者应理性面对,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建议。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定期监测:小于5毫米且无风险因素的结节,建议每3-6个月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

  2. 活检:直径大于8毫米或有变化的结节,考虑穿刺活检以明确性质。

  3. 手术切除:高度怀疑恶性的结节,尤其是直径超过10毫米、伴有实性成分或快速增长的结节,建议外科手术切除。

  4. 放射治疗和靶向治疗: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采用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或针对特定分子异常的靶向治疗。

磨玻璃结节样肺癌预后通常较好,发展缓慢,极少转移。随访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结节,恶性可能性较低。总之,发现磨玻璃结节应理性面对,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