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你真的了解它的危害吗?
酒精性肝病:你真的了解它的危害吗?
酒精性肝病是一种由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肝脏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统计,酒精性肝病是我国常见慢性肝病之一,目前其发病率仍呈增长趋势,且有年轻化和女性化倾向。那么,酒精性肝病是如何发生的?它有哪些危害?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
酒精,化学名为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当人们饮酒时,酒精在胃部被吸收,肝脏则是代谢酒精的主要器官。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会将酒精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乙酸。这个过程中,酒精(乙醇)会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损伤,而乙醛则会影响肝脏代谢,最终导致肝脏损伤。
病情发展过程
酒精性肝病的发展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酒精性脂肪肝:这是酒精性肝病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肝脏内脂肪积累。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肝大、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
酒精性肝炎: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肝脏和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发热、黄疸、肝大等症状。
酒精性肝硬化: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脏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可出现腹水、门静脉高压相关性出血及肝性脑病等失代偿期肝病征象。
肝癌:部分因饮酒导致肝硬化的患者还会出现肝癌,进一步威胁生命。
危害性
酒精性肝病不仅对肝脏造成直接损伤,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腹水:肝硬化患者常出现腹水,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
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时,毒素无法被有效清除,可引起脑功能退化,表现为意识模糊、行为异常等。
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可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肝性糖尿病:肝硬化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营养不良:酒精会影响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营养失衡。
预防和治疗
预防酒精性肝病的关键在于控制饮酒量。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酒精列为一类致癌物质,建议成年人若饮酒,男性每次摄入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每次摄入酒精量不超过15g。同时,应注意不要空腹饮酒,避免在晨起和午间饮酒。
对于已经患有酒精性肝病的患者,治疗主要包括:
戒酒:这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戒酒后,肝功能指标可明显下降。
营养支持:补充高蛋白、低脂饮食,多吃瘦肉、鸡蛋、鱼类等,改善肝性脑病、降低感染风险。
药物治疗:应用保肝、降酶、退黄药物,部分患者也可首选激素治疗。
人工肝治疗:对于肝功能难以恢复的患者,可考虑人工肝治疗或肝移植。
酒精性肝病是可预防的。为了肝脏的健康,建议长期饮酒后出现健康问题的人要戒酒,尚未出现身体情况而喜欢饮酒的人要限酒,对于不能耐受酒精的人提倡非必要不饮酒、极必要少饮酒。记住,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不饮酒才对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