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墩遗址荷花盛开,古今文人共赏“一路繁花”
青墩遗址荷花盛开,古今文人共赏“一路繁花”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中的诗句,描绘了他乘舟经过三天的秋塘路,欣赏到满川荷花的美丽景色。诗中流露出对去年未能及时欣赏荷花的遗憾,以及今年能够欣赏到繁花的喜悦之情。
陈与义在词序中提到,他在甲寅年(1134年)从礼部侍郎出守湖州,秋末时荷花已凋零。次年乙卯年(1135年),他因病得以请假,选择在青墩镇定居。立秋后三日出发,只见满湖荷花盛开,舟前舟后,有如朝霞相映,一望无垠。他用这首词记录了这段美好的旅程。
青墩,这个地名在诗词中常带有浓厚的文化意蕴。青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属于青墩文化。这里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揭示了5000多年前人类的生活场景。在诗词中,“青墩”往往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延续,为“一路繁花”的美景增添了一份厚重感。
“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这几句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去年因错过荷花盛开的时节而遗憾,今年则庆幸能在最美的时刻欣赏到繁花。这种情感的对比,凸显了“一路繁花”的珍贵与美好。
在现代,我们依然可以在许多地方寻找到“一路繁花”的美景。比如,中山市的云梯山花海在春季绽放,满山遍野的花朵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连云港花果山的梅园和樱花园在春季举办赏花节,游客可以欣赏到漫山遍野的梅花和樱花,感受春天的气息。这些地方不仅保留了自然的美丽,还融入了现代的文旅活动,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丰富的文化活动。
“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这句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美好时光的珍惜。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放慢脚步,去寻找那些被忽视的美景,去感受那些平凡中的不平凡。无论是古代诗人的感慨,还是现代人的旅游体验,都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美好,需要用心去感受,用脚步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