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献血前用药须知:从抗感染到致畸,这些药物要停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37: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献血前用药须知:从抗感染到致畸,这些药物要停用

献血是一项崇高的公益行为,但在献血前有一些重要的药物使用注意事项需要了解。比如,献血前需要停药的时间

01

献血前用药的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血液质量和献血者的安全,献血前的用药需特别注意。一般要求献血前一周内避免服药。部分药物如阿司匹林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在献血前三天内应停止使用。

02

具体药物对献血的影响

抗感染及致敏类药物

抗感染及可导致过敏的药物种类较多,使用这类药物期间以及在停止使用后的安全间隔期内是绝对不能献血的。抗感染及致敏反应的表现也有很大差异,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可引起急性休克的药物。

(1)β内酰胺类药物:属于这类药物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烯类等。其最严重的致敏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和急性喉头水肿,极易导致患者的死亡,这类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没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由于β内酰胺类药物抗原的多样性和抗体的不均一性,使得预测过敏反应的现有方法缺乏可靠性,而且青霉素与头孢菌素及青霉烯类之间的致敏为不完全交叉。代表药物:头孢拉定。

(2)氨基糖甙类药物:常见药物有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氨基糖甙类药物发生过敏性反应临床上比较少见,但是一旦发生则很严重,死亡率很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同时,氨基糖甙类药物容易造成第8对脑神经的损害和对肾脏的损害,且这些损害多数为不可逆的。

(3)磺胺类药物:常用的有磺胺甲噁唑(含复方)、磺胺嘧啶、甲氧苄啶等。磺胺类药物发生过敏性反应多见为胃肠道反应及药物性皮疹,但亦有过敏性休克发生。

致畸类药物

使用可致畸类药物期间以及在停止服药后的安全间隔期内不能献血,以防含有致畸药物的血液用于临床,特别是输给尚在怀孕或将要成为孕妇的患者从而对胎儿造成危害。

(1)孕激素类:如黄体酮,可导致女性婴儿出现外生殖器男性化畸形。特别应注意的是,育龄女性可能因避孕而使用此类药物的比例较大。

(2)对氨基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 可引起胎儿先天性唇裂。由于该药物疗效广泛,价格低廉,容易获得,在人群中有较多的使用者,因此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代表药物:拜阿斯匹灵。

(3)氨基糖甙类药物:这类药物可损害第8对脑神经(胎儿、婴幼儿对此尤其敏感)导致胎儿先天性耳聋。

影响血液功能的药物

影响血液功能的药物主要分为止血药和抗凝血药(溶栓药)。由于临床输血患者多为某些原因造成血液或血液成分的丢失,所以主要应考虑献血者是否使用抗凝血类药物。抗凝血药(溶栓药)可抑制血液的凝血功能,若献血者所献血液中有残留,可能会影响受血者的凝血机制,增加受血者的出血倾向,影响急性出血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

(1)安妥明类药物:为降血脂类药物,能够减少血小板的粘附性,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应注意的是,有些拟献血者抱着通过“献血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含量,这类献血者日常(即便在献血期间)可能会服用安妥明类药物或含有安妥明类药物的减肥保健品。

(2)抗血小板类药物:阿司匹林双嘧达类、噻氯匹定、前列地尔等是这类的常用药物,它们或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或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或增强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前列腺素等机制达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影响到凝血功能。这类药物进入到受血者体内后,可使受血者出血倾向加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某些减肥降脂的保健食品中添加了这类药物,拟献血者可能在无意中使用了这类药物而不知觉。代表药物:思凯通。

其他药物

某些药物会影响血液颜色,如维生素B2(核黄素),大量使用后可能导致血浆呈现深黄色。此外,医生认为不适合献血的其他药物也应避免在献血前使用。

03

献血前的准备工作

除了药物使用外,献血前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

  1. 饮食调整:献血前一天晚餐及当天早餐避免油腻食物(高脂肪、高蛋白),以防“脂肪血”。可适量进食清淡饮食,保持正常饮食习惯。

  2. 充足睡眠:献血前一晚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3. 避免剧烈运动:献血前两天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4. 清洁卫生:献血前清洁双臂并换穿干净内衣。

04

特殊情况

  • 感冒用药:如果献血后出现感冒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感冒药,通常不会影响健康。

  • 中药:服用中药者需停药一个月后再献血,以确保血液质量不受影响。

总之,献血是一项利人利己的行为,但务必遵循相关指引,确保自身健康和血液安全。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医护人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