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启团队揭秘志愿军遗骸身份确认黑科技
王升启团队揭秘志愿军遗骸身份确认黑科技
近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王升启团队再次传来好消息,他们在志愿军遗骸身份确认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自主研发的新一代DNA提取和分析技术,成功解决了陈旧遗骸DNA提取和复杂亲缘关系鉴定等国际难题。这项技术不仅实现了试剂和仪器的完全国产化,更为无数志愿军烈士找到了回家的路。王升启团队的努力,让许多无名英雄得以重获姓名,也让他们的亲人有了寄托哀思的机会。这一系列科技成果的背后,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烈的最好纪念。
突破性技术:解决陈旧遗骸DNA提取难题
王升启团队研发的新一代DNA提取和分析技术,是志愿军遗骸身份确认工作的关键突破。由于遗骸在战场上掩埋时间较长,DNA降解严重,提取难度极大。王升启团队经过不懈努力,筛选了三四百个配方,最终解决了这一关键难题。他们开发的新型DNA提取方法,能够从高度降解的DNA样本中有效提取遗传物质,为后续的身份鉴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在分析技术方面,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高通量测序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大大提高了DNA比对的准确性和效率。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实现了完全的国产化,从试剂到仪器,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这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成果显著:让无名英雄重获姓名
自2014年以来,王升启团队分期分批对从韩国归还的志愿军烈士遗骸进行DNA样品采集和分析。截至2024年,已有981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被接回祖国,其中10位烈士确认了身份和亲缘关系。这些成果的背后,凝聚着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科技创新的力量。
在具体案例中,2019年首次通过DNA技术确认了6名无名志愿军烈士的身份,包括陈曾吉、方洪有、侯永信、冉绪碧、许玉忠、周少武。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让这些英雄与亲人“团聚”,也为后续的身份确认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技术到人文:让英雄与亲人“团聚”
在确认烈士身份的过程中,王升启团队不仅展现了卓越的科研能力,还体现了对英烈和烈属的人文关怀。通过DNA比对分析,科研人员成功建立了烈士遗骸DNA数据库,为身份鉴定和亲属认亲奠定了基础。
在认亲仪式上,退役军人事务部向烈士亲属颁发了亲缘鉴定证书。这些证书上详细记录了DNA比对的结果,为烈属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例如,许玉忠烈士的鉴定证书上写着:“经DNA比对分析,支持506棺椁内编号为10506遗骸样本所属个体与许同海、许同桥、赵春海、赵春河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
这一技术突破不仅让无名英雄重获姓名,也让他们的亲人有了寄托哀思的机会。在认亲现场,许多烈属激动地与亲人“团聚”,场面令人动容。陈曾吉烈士的弟弟陈虎山在见到哥哥的棺椁时,扑上去大哭:“大哥,我和妈妈盼你盼了70多年,你终于回来了……”
展望未来:让更多的英雄回家
王升启团队的科技创新,为志愿军遗骸身份确认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库的不断完善,未来将有更多无名英雄重获姓名,与亲人“团聚”。
根据中韩双方达成的共识,双方将继续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进行发掘、鉴定,每年清明节前进行一次常态化交接。王升启团队将继续发挥科技力量,为更多志愿军烈士找到回家的路。
让无名者有名,让英雄找到亲人。王升启团队的科技创新,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一份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烈的最好纪念。他们的努力,让无数志愿军烈士得以安息,也让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得以传承。正如一位参与认亲仪式的志愿军老兵所说:“志愿军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永远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