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停滞叠加楼市低迷,北京房价上涨乏力
人口增长停滞叠加楼市低迷,北京房价上涨乏力
2023年末,北京常住人口仅增加1.5万人,人口增长几乎停滞。这一趋势对北京房价意味着什么?
人口增长放缓,房价上涨动力减弱
人口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支撑力量。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5.8万人,比上一年仅增加了1.5万人,人口增长几乎陷入停滞。从年龄结构来看,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2%,而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494.8万人,占比22.6%,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
人口增长放缓,尤其是劳动力人口增长乏力,直接影响了住房需求。2023年北京常住人口中,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1428.5万人,占比65.4%,这一比例较往年有所下降。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北京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增长动力正在减弱。
2024年楼市低迷,政策放松效果有限
2024年,北京楼市延续了低迷态势。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58158元/㎡,同比下跌3.99%。二手房市场同样不容乐观,尽管月均成交量维持在1.2万套以上,但价格持续下跌,多个热点区域跌幅显著。以万柳板块为例,房价从2023年底的15.3万元/㎡跌至12.6万元/㎡,跌幅接近20%。
面对市场低迷,北京出台了一系列楼市宽松政策。自2024年10月1日起,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同时,非京籍居民购房社保年限要求也有所放宽。然而,这些政策并未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房价仍未见明显反弹。
未来展望:房价上涨空间有限
展望未来,北京房价上涨空间有限。首先,人口流入放缓是长期趋势。尽管北京仍处于人口“机会窗口期”,但窗口期正在收窄,社会抚养负担加重将制约人口红利的释放。其次,经济增速放缓、购房者预期谨慎等因素,也将制约房价上涨。最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仍将保持定力,不会允许房价出现大起大落。
对于投资者和购房者而言,需要调整对北京房价的预期。在人口红利减弱、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指望房价持续大幅上涨已不现实。购房者应更加注重房屋的居住属性,理性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住房。投资者则需谨慎对待房地产投资,避免过度杠杆化,防范市场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