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二院引进先进诊疗系统,科学应对晕车有新招
甘肃省二院引进先进诊疗系统,科学应对晕车有新招
近年来,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在眩晕疾病诊疗领域持续领跑,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其中,该院耳鼻咽喉科在2019年率先引入的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不仅为耳石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晕车这一常见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
SRM-IV:精准治疗的利器
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眩晕诊疗设备之一。该系统集检查、诊断和治疗于一体,通过三个转轴的协调运动,能够精确定位、定量、定速地检测和治疗耳石症等眩晕疾病。与传统的人工手法复位相比,SRM-IV系统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 精准定位:通过三维动画和高清显示技术,医生可以清晰观察患者的眼震及曲线,准确判断耳石的位置和类型。
- 自动化复位:全自动化的诊断与复位过程,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局限性,尤其适合颈腰椎疾病、体型肥胖、高龄等特殊患者。
- 高效治疗:一次诊疗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效率是传统手法的三倍以上。
- 安全性高:患者和座椅一起做整体转动,避免了受伤的风险。
自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诊治了大量患者,其中不乏晕车患者。通过3-4次的康复治疗,许多长期受晕车困扰的患者终于能够愉快出行。
晕车:不只是“小问题”
晕车,医学上称为“运动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尤其在乘车、船或飞机时容易发生。其主要原因是身体的平衡系统(前庭系统)与视觉信息不一致,导致大脑接收到混乱信号。这种感觉冲突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冷汗等,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
科学应对:从预防到治疗
专业治疗
对于频繁且严重的晕车症状,建议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甘肃省二院耳鼻咽喉科不仅拥有先进的诊疗设备,还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生活小妙招
除了专业治疗,一些简单的生活小妙招也能有效缓解晕车症状:
- 按摩穴位:按压合谷穴、内关穴、鸠尾穴和足三里穴可缓解症状。
- 使用生姜/橘皮:含姜片或闻橘皮能有效止呕。
- 风油精辅助:涂抹于太阳穴或吸入其气味有助于提神醒脑。
- 保持视线稳定:避免看书或玩手机,尽量眺望远方固定景物。
药物预防
在出行前,可以提前服用晕车药或使用晕车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可能有副作用,如嗜睡、口干等,因此需遵医嘱使用。
预防胜于治疗
- 选择靠窗座位:有助于减少晃动感。
- 开窗通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异味刺激。
- 听音乐或小憩:转移注意力,减少对不适感的关注。
- 合理饮食:尽量空腹或少量进食清淡食物,避免过饱或饥饿时乘车。
甘肃省二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刘翠萍教授提醒,如果晕车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健康饮食等,也有助于降低晕车的发生几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晕车这一困扰许多人的问题已经有了科学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遭受晕车之苦,不妨试试上述方法,或前往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寻求专业帮助,让出行变得更加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