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晒太阳是缓解冬季抑郁的有效方式
研究证实:晒太阳是缓解冬季抑郁的有效方式
随着冬季的到来,很多人可能会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情绪低落。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简称SAD),也被称为“冬季抑郁”。研究表明,晒太阳是缓解这种抑郁情绪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自然疗法。
什么是冬季抑郁?
季节性情感障碍是一种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抑郁症,最常见于冬季。其主要症状包括:
- 持续的情绪低落
- 感到绝望或毫无价值
- 缺乏精力
- 对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 睡眠问题
- 食欲或体重的重大变化
- 感觉迟钝或烦躁
- 难以集中注意力
- 经常想到死亡或自杀
研究显示,女性患冬季抑郁的概率是男性的四倍,且在远离赤道的地区更为常见。此外,有家族史、患有抑郁症或躁郁症的人,以及年轻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为什么冬季容易抑郁?
冬季抑郁的成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这与大脑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具体来说,冬季日照时间减少会影响人体内的两种关键激素:
褪黑素:冬季日照时间短,人体可能会产生过多的褪黑素,这种激素会让人感到困倦和情绪低落。
维生素D:阳光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对维持良好的情绪至关重要。冬季日照不足可能导致维生素D水平下降,进而影响情绪。
晒太阳如何缓解抑郁?
晒太阳是缓解冬季抑郁的有效方法,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调节生物钟:阳光能帮助调整人体的生物钟,保持良好的生理节律,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增加血清素水平:阳光照射会促进大脑产生血清素,这是一种让人感到快乐和放松的神经递质。血清素水平的提升能有效改善情绪。
降低皮质醇水平:充沛的光线能降低体内“压力激素”皮质醇的水平,让人感到轻松自在。
促进户外活动:晒太阳通常伴随着户外活动,这有助于增加运动量,进一步改善情绪。
社交互动:在户外晒太阳时,人们更有可能与他人互动,这有助于缓解孤独感,提升情绪。
如何科学地晒太阳?
虽然晒太阳对缓解冬季抑郁有诸多好处,但也要注意科学方法,避免过度暴晒带来的风险。
最佳时间:建议选择上午8-9时晒太阳,此时阳光温和,紫外线强度适中。
时长控制:每次晒太阳的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每次15-30分钟,每周晒三次,隔一天晒一次。
注意事项:
- 穿着薄而宽松的衣服,以便皮肤充分接触阳光。
- 戴好帽子或使用遮阳伞保护头部,避免头晕头痛。
- 避免在有风的环境里晒背,以防感冒。
- 空腹时不要晒太阳,高温刺激会增加人体代谢,空腹晒太阳易发生低血糖。
- 如果皮肤裸露,应涂抹防晒霜,避免晒伤。
- 晒后及时补充水分或淡盐水,防止脱水。
风险提示:长时间暴晒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特别是对于皮肤白皙的人和儿童,更容易晒伤。因此,晒太阳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实际案例分享
在四川成都,冬季难得见到几天阳光,灰蒙蒙的天气很容易让人感到压抑。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遇到压力大或者不顺心的事情就特别容易开心不起来,做事没兴趣,不想动。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有抑郁倾向,可以进行专业的抑郁测评。”
另一位网友则分享了她的旅行经验:“在冬令时的final季真的快emo了,考完立马火速订了第二天的机票飞来北非摩洛哥晒太阳。12月圣诞季,那边依旧每天都有大太阳,建筑也很有非洲特色,饱和度超高。”
冬季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季节性情绪障碍,但通过科学地晒太阳,我们可以有效缓解这种情绪。让我们抓住每一个晴朗的日子,多出去晒晒太阳,让阳光驱散内心的阴霾。如果发现自己的情绪问题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