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破窗效应”揭示:小问题不解决会酿成大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破窗效应”揭示:小问题不解决会酿成大祸

破窗效应是一个源自犯罪学的重要理论,最初由詹姆斯·威尔逊和乔治·凯林于1982年在《大西洋月刊》上提出。这一理论通过观察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秩序已被破坏,且缺少执法的环境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效应”,它揭示了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一些暴力犯罪的发生,都起源于一些微小而又明显的的破坏行为被忽视。一扇未被修复的破窗,就等于是在向外界表明,根本没人在意这些窗户,这样即使你打碎了更多的窗户,也不会付出任何代价,而且通常这还很有趣。防止犯罪发生的一个成功策略是在问题很小时就解决。这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不仅限于犯罪学,它已经扩展成为一个常见的心理学现象,更多地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一个乱扔垃圾,只要不是第一个人,人们总会能想到各种借口脱词,比如“我扔的时候已经有很人扔了”,“其他人都扔了我也可以扔”。

破窗效应也被应用于小说和心理学研究中,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或实验来探讨这一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应用。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发生于存在,都是传递一种信息,而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如果大家对这种错误的行为没有及时纠正,或者熟视无睹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出现更严重的恶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