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社会服务,打造智慧社区
人工智能助力社会服务,打造智慧社区
2024年5月,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各类AI应用向市民开放体验。其中,江西省政务服务平台“赣服通”推出的全国首个政务服务数字人“小赣事”备受关注。市民只需对着屏幕说出“查询公积金”,“小赣事”就能立刻识别并给出相关规定和办理条件,快速查询余额及相关明细。这一场景生动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社会服务中的巨大潜力。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社会服务的面貌。从政务服务到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AI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还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和机遇。
在政务服务领域,AI技术的应用尤为突出。例如,北京市海淀区的城市大脑项目,通过收集和处理海量视频数据,实现了交通态势的智能监控和管理。目前正在进行的绿波通勤试点,能保障消防车在出勤时使信号灯智能地调成通行状态,使通行效率提高20%~40%。此外,上海等地专门印发文件,将打造“智慧好办”政务服务纳入“人工智能+”行动,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的智能化转型。
在医疗领域,AI技术的应用同样令人瞩目。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表示,教育部将启动实施教育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加快研制教育专用大模型,以AI for Education助力实现因材施教的千年梦想。教育数字化服务商希沃也于2023年10月发布了国内首个教学大模型,致力于优化教师的教学体验。
在养老领域,AI技术的应用则更多地体现在陪伴和照护上。上海市民邱霞的母亲最近入住了一家公办养老院,邱霞看到母亲正在和一个老年陪护机器人“聊天”。机器人云端搭载了大模型,能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脾气性格,实现更加自然、流畅的交流。这让邱霞有了一丝慰藉。据了解,天津、上海等地部分养老机构,已经配备了陪护机器人,主要功能是陪老人下棋、唱歌及日常交流。这有效缓解了养老产业人力不足的短板。
智慧社区建设是AI技术在社会服务中应用的又一重要领域。以捷顺科技为例,该公司通过全场景解决方案,助力物业管理行业数字化转型。例如,在富力物业项目中,捷顺科技提供了全国300+项目、1000+车道停车场设备升级,实现集中运营管控。在招商地产项目中,捷顺科技打造了数字化托管中心,统一管控、统一调度,现已改造124个项目。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智慧社区建设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成效。
然而,AI技术在社会服务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隐私保护问题。AI技术使得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成为可能,但这也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社会工作者需要更加关注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提供服务。其次是技术壁垒。AI技术对于一些社会工作者来说可能难以掌握,这可能会造成新的技术鸿沟。此外,AI技术的应用也可能导致部分社会工作者失业,需要关注由此带来的就业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和跨学科能力。同时,政府也需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例如,杭州市出台的《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算力设施建设、模型开放生态、赋能实体经济、全产业链发展、人才队伍支撑等五个方面提出14项具体举措,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工智能将在社会服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所说:“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国家治理更加精准高效,使政策信息推送与公共服务提供更加具有定制化、精准性、靶向性等特征。”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为构建更加智慧和高效的社会服务体系提供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