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使用不当致工人坠落,专家:应严格执行“高挂低用”
安全带使用不当致工人坠落,专家:应严格执行“高挂低用”
高处作业时,安全带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根据国家标准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或2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其中,“高挂低用”是安全带使用的基本原则,即安全带应挂在高于作业人员的位置,确保作业位置低于悬挂点。这一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蕴含着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原理。
“高挂低用”的重要性,可以从一个真实的事故案例中得到印证。2023年4月,在某大型商业综合体施工现场,一名工人在未佩戴安全带的情况下进行楼顶天窗安装作业,不慎失足坠落,造成腿部骨折和多处内伤。这一事故暴露出安全带使用不当的巨大风险。如果该工人能够正确使用安全带,采用“高挂低用”的方式,即使发生意外,安全带也能有效减缓坠落速度,降低冲击力,从而避免严重伤害。
“高挂低用”之所以能有效保障安全,主要基于以下原理:
减少坠落距离:将安全带挂在高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坠落距离。一旦发生坠落,安全带会立即发挥作用,将作业人员悬挂在空中,避免与地面或其他障碍物发生致命碰撞。
分散冲击力:高处悬挂的安全带在坠落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缓冲效果,有助于分散和吸收坠落时产生的冲击力,减轻对作业人员身体的伤害。
保持正确姿势:正确的悬挂方式有助于保持作业人员在坠落时的姿势,避免头部、脊椎等关键部位受到直接撞击。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错误的使用方法却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例如,“低挂高用”就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如果安全带系在低于作业面的位置,一旦发生坠落,不仅不能有效减缓冲击力,反而会增加坠落距离,使作业人员更容易受到伤害。此外,将安全带随意套在腰间或让他人随意牵拉,同样是极其危险的做法,可能导致安全带无法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为了确保安全带能够真正起到保护作用,除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外,定期检查和维护同样重要。每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安全带的各个部件,包括织带、金属件等,确保无破损、无锈蚀。安全带应每两年进行一次性能抽检,频繁使用的安全带则需要更频繁的外观检查。存放时,应避免接触高温、明火、酸碱及尖锐物品,存放在干燥通风处。
安全带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不仅关乎个人生命安全,也是企业和社会责任的体现。正如广州工商学院副教授桑晓明所言,夏季的空调使用需求加上近期“以旧换新”的政策推动,迎来空调安装、维保的施工旺季。“加大安全宣传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空调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守高处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严守安全风险的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高度重视高处作业的高风险,严控作业全流程的安全风险。同时,空调用户也应现场把关,比如核对空调作业人员的高处作业证、查看安全带的有效期、督促按照安全规范操作等。”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和用户多方合力,才能真正降低高处作业的风险,保障每一位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