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医疗和教育新样本
杨浦区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医疗和教育新样本
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以创新为引领,聚焦数字经济、数字生活和数字治理三大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标杆意义的应用场景。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优化了公共服务体系,也显著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数融医体”:打造智能化运动干预新模式
面对区域深度老龄化和慢性病人群基数大的挑战,杨浦区医保局牵头,联合卫健、体育等部门及上海体育大学,创新推出了“数融医体”智能社区运动健康师系统。这一项目以“健康医保”理念为指引,通过数字化平台,为居民提供个性化运动干预服务。
项目依托全区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运动干预门诊,重点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人群,提供量身定制的运动处方。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项目实现了从干预对象筛选到运动处方开具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截至2024年12月初,该项目已累计服务6445人次,开具运动处方3961余次,有效改善了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减轻了医疗负担。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水平,也为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保障体系探索了新路径。
智慧校园:以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创新
在教育领域,杨浦区的数字化转型同样亮点纷呈。以六一小学为例,学校将信息技术作为推动教育创新的关键引擎,通过建设数据中心和智慧校园系统,打造了一个智能化教育生态。
学校搭建了智慧校园系统,将AI智慧教室、智能研修平台、云存储、视频中心等多元信息化教学系统无缝衔接,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利用。通过智能研修平台,学校能够采集和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数据,生成精准教研报告,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在课堂层面,学校构建了“问学”四精课堂智慧教学模式,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了课前精准研判、课中精准捕捉、课后精准推送的全流程智能化教学。此外,学校还开发了儿童哲学课程中心和集团课程视频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通过数字化创新,六一小学不仅优化了教学和教研模式,也为师生创造了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有效提升了教育质量。
数字化创新:提升公共服务的杨浦实践
杨浦区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充分展现了科技创新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中的巨大潜力。无论是“数融医体”项目对居民健康的精准管理,还是智慧校园系统对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都体现了数字化创新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优化了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也显著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未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杨浦区必将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成为超大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和示范者。